台湾文化·台湾的戏剧和歌谣·台湾的南管和歌仔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台湾文化·台湾的戏剧和歌谣·台湾的南管和歌仔戏

南管亦称南音,南曲或弦管,传说是五代时孟昶所创立,王审知兄弟入闽时传入闽南与民间音乐相结合,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今的南管是由指谱、大谱和清唱曲三大部分组成的。指谱即指套,是一种有词有谱有骨(琵琶弹奏指法)的套曲,不过习惯上只由器乐演奏而不作演唱用。大谱即标题性的器乐套曲,是四管演奏的纯器乐曲。清唱曲亦称草曲,是通俗而口语化的散曲,是南曲中最受欢迎的部分。南管的乐调最有名的有郎君乐和普通乐。郎君乐演奏时至少五人,多时可达十二人,甚至二十四人。普通乐在乐器方面稍有不同,其乐调比郎君乐更热闹。南管乃泉州一带的古音。仅为乐器演奏及清唱,乐器古色古香,乐曲优美动人。据说清初福建安溪人李光地把他引进清宫,康熙皇帝听了拍手叫好,“惊为天下绝响”,赐为“御前清曲”之名,一时大出风头,后在台湾大为风行。至于一般说的南管戏,是指戏剧表演,以粉墨登场及演唱为主,以管弦乐器伴奏为辅,歌唱道白皆以泉州方言为主,戏曲典雅,做工细腻,讲究舞台表演技巧。

除了南管,台湾的歌仔戏也值得一提。台湾“歌仔戏”,闽南人都称它为“芗剧”,它起源于锦歌。“锦歌”是一种由一男一女对唱的民间说唱、清唱曲艺,早在南宋末年,因流传于闽南锦江两岸,而得此名。锦歌独具闽南歌曲风格,曲调柔和抒情,有着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故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到了明末清初,锦歌从闽南渡海传进台湾,那时东南沿海武装集团首领郑芝龙,曾自己出资用海船运载福建沿海数万饥民到台垦殖,1661至1662年,郑芝龙的儿子、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东渡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郑成功军队的将士及其家属多是闽南人,此外当时由于清廷实行海禁政策和迁界令,结果有大批沿海人民离开自己的田园,无家可归,他们亦纷纷渡海到台投靠郑成功。郑成功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在台湾进行开发和建设工作。到台的闽南人,由于眷念乡井,常在上山采樵、下海捕鱼或洗衣烧饭时,更多的则在饭后茶余,唱几句锦歌调子,寄托其思乡念祖怀念亲人之情感。锦歌成了到台的闽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叫锦歌为“歌仔”,以与在台上演出的大戏相区别。为了共同欣赏家乡的曲调,在台有歌仔馆的设立,以供作为清唱的场所,那叫“坐唱”,还有到寺庙和农民家里演唱的,那称“走唱”。这样,锦歌即歌仔在台湾各地逐渐盛行起来。

歌仔盛行起来后,先在台湾北部与其他歌曲、民谣汇成一种民间乐曲,在渔民和农民中间流行着,称“宜兰歌仔”,也称“落地扫”,这“宜兰歌仔”在开头还主要在街头演出。到了清朝末年,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歌仔由原先的清唱形式变成了演唱形式,在曲调中吸收了闽南一带民间歌舞如“采茶词”、“平鼓”等曲词的唱曲,还吸收京剧和高甲戏的唱腔和演技,逐渐形成了一种“歌仔戏”,从街头演唱而搬上了舞台。就演出形式看,歌仔戏从原来的一男一女的对唱,变成了有生、旦、丑角,有科、曲、白的一种新戏,成了一种独特的剧种,说它独特,是指独特的风貌,若从它的内容看,并没有脱离原来的锦歌。这歌仔戏出自民间,扎根于福建移民间,根深叶茂,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它可以说是台湾戏剧发展中的一朵艺术鲜花。

不多久,龙溪和厦门等地也都组织了歌仔戏剧团,进行演出,在歌仔的曲艺方面、吸收了台湾的一些曲目、曲牌和乐器等,并出现了歌仔阵,歌仔阵不扮演角色,只是唱戏文,沿路奏唱,这种演唱除参加宗教活动外,也为出殡而唱。

1945年台湾收复时,台湾海峡两岸的歌仔戏演员互相来往,交流歌仔戏的表演技巧,双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对歌仔戏的成长,对戏剧艺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