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的八大“样板戏”
“文化大革命”中,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出现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八大样板戏独占文艺舞台的局面。铁梅、李玉和、杨子荣、郭建光……成了人人皆知的革命人物。打开收音机就是“临行喝妈一碗酒……”,“穿林海,跨雪原……”,“要学那泰山顶上一棵松……”。在大力普及样板戏的活动中,要求演员的形象都要和样板戏一致,在全国几乎形成了人人唱“智斗”,个个“打虎上山”,处处“痛说革命家史”的局面。京剧艺术达到了“顶峰”,但历史上形成的各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流派不见了,丰富多彩的各种艺术形式萧条了。在艺术的“鼎盛”中,人们又感到了文化生活的单调,接着便对样板戏发生了厌恶。
当然,样板戏不是江青等人辛勤培育的结果,而是他们窃取广大编演人员的辛勤劳动。贪天之功据为己有,为达到其政治目的服务。样板戏艺术上的成功,虽然使广大人民能够接受。但再好的艺术一花独放,并用来压制和打击其他艺术形式,必然最终为广大人民所厌恶。
党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用政治手段强行扶植某一剧种、某些剧目,并批判其他艺术形式,迫害对此有非议的艺术家,即使这些样板在艺术上是很成功的,也会窒息艺术的发展。传统艺术只有不断推陈出新,跟上时代的发展,才有生命力。但是,这种发展应当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如果否定和取消前辈艺术家的辛勤劳动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这就不仅不会造成艺术的繁荣,反而使艺术失去了生命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