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苍桑的华彦钧
华彦钧(瞎子阿炳)是江苏无锡东亭小四房人,生于1893年。其父华清和是无锡雷尊殿当家道士,能演奏多种中国乐器,尤以琵琶最精。阿炳自幼对民歌、戏曲等有着强烈的爱好,随父习乐,深得亲传,并拜不少民间艺人为师,学习掌握了大量民间音乐。从二十多岁起,阿炳患了眼疾,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从此人们淡忘了他的真名,都叫他瞎子阿炳。
阿炳在无锡是为人熟知的,他戴着一副黑玻璃眼镜,胸前背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手里拉着胡琴,漫步于街头,以演奏演唱为生。他不仅可以独奏所有这些乐器,还能用胡琴、琵琶等为自己的歌声伴奏,可谓多才多艺。1950年夏天,音乐学家杨荫浏等人欲为阿炳的演奏录音,当时阿炳已辍琴两年有余,而且曾发誓再不演奏了。多亏无锡解放后的新生活,改变了他的心境,经杨先生的说服,阿炳欣然应允。他拿着从乐器店里借到的一把新胡琴和一把新琵琶,仅通过三天练习便投入录音。那次他一共录制了6首作品,它们是: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胡琴曲《二泉映月》、《塞春风曲》和《听松》。录音后,阿炳对自己的演奏并不满意,他说:“我荒疏的太久了,两只手不听话,奏得太坏了,听着不大顺耳。我很高兴为你们录音,但求你们耐心一点,等我温习一个时期,然后继续录音。”于是他们约定,半年或一年后再继续录音。但是,没有等到那个时候,阿炳就于1950年12月4日永远离开了人世。
阿炳是中国民间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他的演奏和音乐是丰厚灿烂的中华音乐沃土的结晶,以胡琴为例,他的用弦比一般的二胡粗了一级,虽然这种粗弦胡琴极难控制,但他却驾驭自如,随心所欲。他的演奏苍凉宽厚、余音绕梁。真是幽怨时缠绵悱恻,昂扬处挺拨郁勃。即使是辍琴数载、仓促赶录的音乐,也是入木三分、感人肺腑,令听者赞叹称绝。至今他的录音仍是众多演奏家争相研摩的范本。据阿炳自述,他能够演奏二百多首乐曲,可惜由于录音条件的限制和时间苍促,阿炳只为我们留下了六首乐曲,而这六首乐曲也已成为民族器乐独奏曲中的精典之作,其中的《二泉映月》更是早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名曲佳作了。
倘若饱经苍桑的阿炳再能长寿几年,为我们留下他的全部作品;倘若马思聪先生请阿炳到高等音乐学府讲学的计划成真,使阿炳得以将其全部技艺传于后世,那该多好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