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足及其他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蛇足及其他

白蛇传是在民间流传很广的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在戏剧舞台上更受欢迎。春光秀美的西子湖畔,白蛇与许仙一见钟情,白娘子巧用法术,终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夫唱妇随,经营药店,生意兴隆,幸福美满。可是,长老法海百般阻挠。白蛇苦求、抗争,最后率虾兵蟹将水漫金山却又失败;而糊涂的许仙则听任法海的摆布。白蛇终于被压在了雷峰塔下。今天,西湖叠崦,苏堤春晓、断桥溪畔、柳浪闻莺和那已经倒了的雷峰塔仍勾起人们美丽哀婉的情思。

善良的人们不忍心看到自己喜爱的主人公有这样不幸的结局,于是就有了白蛇得救、夫妻团圆的续。传统戏曲中这样的续一般有两种:

白蛇的儿子许士麟由小青抚养长大,状元及弟,“钦赐荣归,祭母完婚”。

另一种,小青继续修炼得成正果,战败法海,救出白娘子。

鲁迅在他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称这些结尾为蛇足,因为这类光明的尾巴其效果是游离于剧情之外,冲淡了故事本身的悲剧气氛。

中国文学中少悲剧而多大团圆的喜剧,这在传统戏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戏曲较其他文学样式诗歌、小说等更接近人民群众,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茶余饭后听戏取乐,团团圆圆的喜剧结尾无疑是符合了人也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的。于是,不可避免地,一些有较多悲剧色彩的人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欣赏需求常常生硬地接上一段光明的尾巴,其实是画蛇添足,损害了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性。白蛇镇于雷峰塔下,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敢问天理何在?其悲剧力量是震撼人心的。而蛇足的效应只满足取乐要求,忽略了对悲剧内因的探求。除《白蛇传》外,还有一批传统戏曲,比如《潇湘雨》、《金锁记》、《清风亭》等都有此类蛇足。这种结尾宣扬了封建的伦理思想和因果报应,应该受到批判。

我们并不一概否定大团圆结尾,传统“团圆”结尾的戏曲中也不乏优秀之作,如梁祝化蝶、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等。它们以幻想式的非人间的胜利控诉了人间的不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在艺术上,呈现出浪漫色彩,成为情节中的必然发展。这些优秀的戏曲作品是我国戏曲园苑中的瑰宝。当然,这类的结尾虽与“蛇足”有根本区别,也仍未脱离“哀而不伤”的传统格式。

大团圆结尾几乎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惯例,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有关,文学的格式又影响塑造着人们的思维定式,两种作用循环蓄积成难以突破的框框。这在戏曲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今天,当我们在比较西方悲剧,试图建立自己更为科学的戏曲研究理论时,传统悲剧的大团圆结局的蛇足作用也就显而易见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