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改编的失落
改编历来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方法。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数以万计的影片,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但是,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改编却往往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伤逝》、《子夜》、《雷雨》等公映不久就铩羽而归;随着时间的洗涤,《阿Q正传》、《茶馆》、《日出》等也沦为褪色残红。文学改编不成功的原因究竟在何处呢?
霍洛道夫在《戏曲结构》中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寻求的是处理自己题材唯一的方法,使诞生了一次的艺术作品通过新的体裁真正再诞生一次,这是极少的事情。”某一艺术门类的经典作品往往在形式上达到了完善而精致的地步,各种艺术因素彼此之间的构成关系相辅相成,已到了不可重新配置的地步。同时,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在欣赏者的心中早已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越是经典之作,在欣赏者心中造成的这种稳定心理结构就愈强,改编的难度就愈大。
对从文学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许多观众要求“完全忠实于原著”。这实际上是欣赏者根据自己对原著的稳定审美心理结构提出的要求。在这种舆论的压力下,许多改编者力图用电影再现文学作品的全貌,将近百万字的一部小说或四、五个小时的话剧,压缩到二、三个小时中的电影中去表现,而又想面面俱到,以求“忠实于原著”。结果,往往不是没能把握原著的真正精髓,失去原著特有的风格,就是使电影迷失到文学作品中,成为文学作品不成功的翻版。在改编中“完全忠实于原著”,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至少常常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从近几年的电影创作可以看出,一些成功的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大多是在实践中建立了“忠实于电影自身”的改编观念。不是拘泥于原作,而是在深入地把握原作精神的前提下,抛开原作,用原作在思想上唤起的形象来进行再创作,也就是打破文学作品固有的稳定结构,而建立起一个由电影创作构成的新的观众欣赏心理结构。这种指导意念下的改编作品呈现给欣赏者的,是既具有原著的风彩又注入了电影特征的崭新的电影作品。这几年,《黑炮事件》、《老井》、《红高梁》等作品的成功改编都说明了这一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