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主题”
中国的文学研究者们,在每提到一部作品时,总是习惯性地先探索一下作品的“主题”,即作者体现在作品中的艺术认识,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平常所谈到的中心思想。他们把探索“主题”当作是“一”之后必定是“二”那样的势在必行,然而果真如此吗?
一九八五年五月在洛阳举行的《三国演义》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据不完全统计,已提出的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达十四个之多,研究者们各以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观点,证明自己所提出的主题的正确性,而排斥其它的各种说法。这里面有什么宣扬封建正统观念说、宣扬明君贤相治国说、反映历史悲剧说、鼓吹仁政说等等。这么纷繁的主题说该如何统一起来呢?这恐怕是任何一个人都无能为力的。
何止《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等,研究它们所产生的小说主题的分歧意见同样纷繁复杂。
其实,“主题”这个词是从国外引入的,在英语和法语中只有“题目”的意思,它作为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的意思,则是三十年代从苏联进口而来的。而且总结“主题”时所运用的语言,大抵是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语言。用这种抽象的语言去概括一部题旨单一的作品,似乎还说得过去,而要去概括那种如“生活大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该是多么不明智的举动。一部《红楼梦》,才子佳人看到的是宝黛的爱情,革命家看到的是反叛,而如果是一个主妇,或许她所看到的会是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即便是对于同一个人物形象,一千个观众心目中便有一千个贾宝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一部如此浩繁博大的作品,它本身便包含了生活的许多侧面,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它正如生活本身那样的丰富复杂,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生活吗?试图用几句抽象的、干瘪的语句来总结这种作品的全部精华,难免落下挂一漏万的笑柄。而且,一旦我们用一个“主题”把它框住以后,读者的鉴赏力也随之被限制在一个框子里难以超越,这岂不有损于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把握吗?
从对《三国演义》等作品的主题研究的困境中,已证明用这种单纯、抽象的“主题”来概括一个内容丰富的作品是无能为力的。因而我们说:何必采用“主题”研究这种单一的、不尽科学的研究方法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