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为民请命的冤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金圣叹为民请命的冤耻

说起金圣叹,中外皆知是清代的大文学批评家,他在开创文学批评的道路上所作的贡献为历史所肯定,但是他在科场上的不白之冤却很少有人为其评说。

金圣叹原名金若采,苏州人,明代贡生,明亡后为悼念亡明而改圣叹。入清后,凭他的才华要考取功名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他几考不中,于是与清朝结下了很深的怨恨,便不再进科场而专攻文学批评。他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和《西厢》称作六才子书,逐本进行批改。在《水浒》的批改上成就最大,把七十一回以后的受招安打方腊删去,而增写了梁山泊全体头领被捕被杀的情节,很有独到之处,因此他的才气名贯江浙。

公元1661年顺治死,苏州地方官设了陵墓祭扫,作为贡生,金圣叹当然得去哭祭。就在这时发生了一场灾祸。当时吴县的县令是山西贡生任维初。他为了催缴钱粮,把百姓杖死于公堂,引起了贡生们的愤慨。接着他又守监自盗,将常平仓的四百石米交给县总吴行之私卖,这一下引起了吴县人民的公愤,正好借着哭祭的机会,诸生中的倪用宾、金圣叹等人一百多人到文庙鸣钟击鼓,大张声势,称作哭庙。之后他们招呼千余人一起涌向苏州府,告县令任维初。当时,巡抚、巡按和县官都在府中,巡抚宋国治看到如此愤慨的群众恐慌至极,便将任维初抓了起来,同时又将带头的倪用宾、金圣叹等十一人抓来一起审讯。

当即任维初就供出,所以卖粮是因为巡抚大人逼银太急,不得不卖粮上交。朱国治一看事情告到了自己头上,马上摇身一变,袒护起任维初来。接着又从京城来了侍郎叶尼等人,将全部人犯解到省城南京会审。在严刑拷打下,金圣叹等人皮开肉绽、痛苦不堪,但他们依然保持气节,不向巡抚和京都大员低头。最后,这位巡抚和侍郎叶尼将任维初释放,恢复其县令,而将倪用宾、金圣叹等十八名贡生一律处斩,连金圣叹的妻子家产全部没收入官。

被判刑后,家人和妻子一律要解往塞外的宁古塔,沿路亲眷、百姓为他们送行,抱头痛哭,凄惨的泪水洒了几十里地,过往的旅客都为这一凄惨的景象落泪。金圣叹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杀头是最痛的事,家产籍没是人生最悲惨的事,而这一切我金圣叹都在无意中碰上了,这是奇怪还是不奇怪?”对官场的黑暗提出了最强烈的控诉。就这样,他抱着不屈服的意志和凛然的气节走向了断头台。这位名星陨落时,时年五十三岁。不少后人对金圣叹指责很多,说他丧失气节,投靠夷族、又篡改《水浒》等,但却很少提起他作为一位学生为民请命而遭受的这一奇耻大冤。因为明清两代的学生是不准干涉社会事务的,违者即犯罪。专制主义对于民主学生运动从来是不手软的,这就是金圣叹的遭遇给我们的教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