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毁才误国,屈原葬身汩罗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楚怀王毁才误国,屈原葬身汩罗江

屈原(公元前三四○至公元前二七八年)名平,字原,战国末年楚国贵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爱国诗人和政治家、思想家。当时,七国争雄,秦国最为强大,不断向外扩张,一心想要并吞六国统一天下。齐、楚等国虽也属大国,但是都无力单独抗秦。因此楚国必须与其他诸国尤其是齐国联合抗秦。

屈原年轻时就任左徒之职,政治上主张举贤任能,立法富国,联齐抗秦。而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则排斥屈原,反对屈原的主张,而设计诬陷他:说屈原说过楚国大政方针“非我莫能为”的话,目无大王、群臣。楚怀王怒而降屈原为“三闾大夫”,削去了屈原参与管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屈原遭到了一次重大贬谪。

公元前313年,楚怀王中了张仪之计与齐国绝盟,借故兴师伐秦,大败于丹阳(今河南、陕西两省间丹江以北)、蓝田(今陕西蓝田)两地。怀王才又派屈原出使齐国,重修齐楚联盟。这件事使秦国感到对己不利,说愿还楚失地,但楚怀王说愿得张仪不要地。张仪再来楚国时,楚怀王要杀张仪,将张仪囚禁。张仪重金贿赂靳尚,拉拢怀王宠姬郑袖,让他们说服怀王释放他,并叛“合纵”之约与秦合亲。张仪走后,屈原出使齐国回来后陈说利来,陈说利害,怀王悔之已晚。公元前307年秦昭王即位,嫁女儿给楚怀王之子,并于公元前304年与秦订立了“黄棘之盟”(黄棘,地名,位于今河南新野东北),屈原的政治主张再一次失败,并又一次被贬至汉江以北一带。

楚与秦结盟后,齐、韩、魏等国因楚国背叛而发兵攻楚,楚王派太子横到秦国当人质请秦援楚,使三国退兵。第二年太子横因杀了秦国一个大夫而逃回了楚国。秦以此事为借口连年伐楚,到公元前299年楚已连失八城,秦又胁迫楚怀王到秦国的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举行和谈。屈原极力劝阻怀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但怀王幼子子兰等人怕得罪秦国,竭力劝王赴会。怀王一入武关即被秦劫持至咸阳,三年后死于咸阳,怀王再悔不听劝早已晚了。屈原悲愤交加,写了《招魂》。此时楚国立太子横为国君,即楚顷襄王。弟子兰为令尹。新王更昏庸,重用靳尚等人。子兰指使靳尚设计进谗陷害屈原,于是顷襄王流放屈原到长江以南的边疆去,屈原又写了《离骚》等名著。这是屈原再次遭受贬谪。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并连下数城,楚国将亡,屈原因极度悲愤,投入汩罗江(今湖南东北部,湘江支流)而死,时年六十二岁。

良马要遇伯乐;能臣要有明主;干才为知人善任者建功立业。政治上昏庸的楚怀王不能用有治国安邦之才的屈原,只能做出毁才、误国、自取灭亡的蠢事。

一切竞争中的毁才者必定是败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