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儒林外史》的珠链式结构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水浒传》、《儒林外史》的珠链式结构

如果把小说比做建筑,那么小说的人物、情节就好比建筑用的砖木。至于建筑物风格是唐式还是歌特式,那就要看结构设计了。章回体是明清长篇小说的唯一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就好象把砖木建成小阁子,一字排开、虽红砖碧瓦,终算不上鳞鳞大厦。《水浒传》和《儒林外史》正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

《水浒传》的结构是以塑造典型人物为中心的,还没有跳出史传文学的套子。正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所说的:“虽一部前后,必有数篇,一篇之中,凡有数事,然但有一人,必为一人立传,但有十人,必为十人立传。”这样,一部《水浒传》又可分为鲁达传、林冲传、宋江传、武松传、花荣传等等。

这种小说建筑学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故事情节ABCD地排列在一起,无论ABCD的叙述密度、情节长短有多少差异,相互间都可以独立并列。将ABCD换作BDCA也不会对整体作品发生影响。可以称之为串珠式结构。

《儒林外史》的结构形式就好象一条链条,它的模式是A情节中主人公是a,不知不觉中b出现,主题也从A过渡到B,成为一种前后相扣的连环体。

不论是串珠式还是链条式,都是一种简单的线式排列结构。它们的情节之间并没有什么有机织连,也缺乏各种交叉的线索将它们连缀成一种空间立体结构。

这种结构对明清小说的影响就是长篇和短篇只有篇幅的差异而没有创作方法的不同。从长篇的《儒林外史》中抽出一个故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短篇。而将《水浒传》中的一个情节拿出来繁衍,便是一部《金瓶梅》。作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尾,可以在任何地方结尾,也可以永远不结尾, 一如串珠子或连链条,三五个,三五百个,三五千个都是同样的串法。这种结构并不是一种和谐的交响乐式的结构。

《水浒传》和《儒林外史》只是把情节和人物的散金碎玉排列给了观众,没有付予它们建筑学意义上的覆盖全局的庞大结构,使小说结构显得很简陋,可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