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二年禁书案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崇宁二年禁书案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登上帝位不久的神宗赵顼,为了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起用了曾上过万言书给宋仁宗的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自熙宁二年以来,陆续颁行了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等一系列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这次变法,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部分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的强烈反对。这其中就有对变法提出善意批评的苏轼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等弹劾苏轼谤讪朝政,作诗讥讽神宗所行新法。并举苏轼所作诗与新法一一对照,同时还进呈了市面上流传颇广的苏轼文集。七月,宋神宗下诏,将苏轼的文集送交御史台勘察,派皇甫遵到湖州辑拿苏轼。苏轼被下御史台狱,接受御史台的审讯。苏轼在御史台被羁押四个多月。狱成,当徒二年,会赦,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因御史台别称乌台,因此,这次事件在历史上称之为“乌台诗案”。

当时,因“乌台诗案”而遭受牵连者达二十九人。其中有黄庭坚、司马光、王巩、苏辙、王诜等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为相,旧党重新执政。元祐旧党废除了熙宁新法,恢复熙宁以前的旧制。但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元祐旧党遭到打击,司马光被追夺谥号,苏轼被贬黜。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病逝于常州。

宋徽宗即位之初,也一度重用元佑旧党,但到崇宁年间,元佑旧党又遭到打击。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五月,再度贬夺元祐旧党。七月,焚毁元祐年间由司马光等制定的元祐法令。九月,在端礼门树立元祐党人碑,将司马光、苏轼等一百二十人刻于碑石之上,称做元祐奸党。十二月,宋徽宗下诏:查禁元祐学术。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早春时节,黄庭坚因被河北通判陈举指控所撰《荆南承天院记》言涉谤讪,被发配宜州。初夏,司马光等十位元祐大臣的画像被从景灵西宫的壁上剔除。到了秋天,各州纷纷立起了那耻辱见证的元祐党人碑。而在四月二十七日,宋徽宗下诏:“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马涓《文集》、范祖禹《唐鉴》、范镇《东斋纪事》、刘攽《诗话》、僧文莹《湘山野录》等印版,悉行焚毁。”

苏轼、黄庭坚等诸人的文集,在崇宁二年的禁书案中遭到空前的劫难,所有的印版都被焚毁。而苏轼父子合著的《东坡易传》之类的学术著作,也因这场禁书案不得不改名为《毗陵易传》,以隐其迹。

这是中国历史上爆发的第一次以当代著名人物的著作为禁毁对象的禁书事件。

政见的不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然而,因政见之不同而禁毁他人的著作以至文学作品、学术著作的出版,从文化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封建专制的专横行动,是对文化的一种摧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