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袁战争之败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虽然把持了中央政府,控制了许多省份和大量军队,但尚未控制整个中国;以孙中山为领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然据有江苏、江西、安徽、广东、福建等省和几十万军队,并在临时参议院中还有相当的力量。因此,袁世凯便采取各种手段,分化、打击革命力量,破坏民主政治,以便建立专制独裁统治。1913年3月,派人刺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4月,背着国会,与俄、英、法、德、日组织的五国银行团签订了2500万英镑的善后借款合同;6月,以通电反对善后借款,不服从中央为由,下令免去国民党方面的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之职,并派重兵南下进攻革命党。孙中山和黄兴等领导革命党人被迫进行反击。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发檄讨袁。15日,黄兴亲到南京逼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集军于徐州御敌。18日,陈炯明在广东宣布独立。随后,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亦响应独立。在国民党独立的各省中,江西和江苏两省军力较强,态度亦较坚决。其余各省则内部不稳,意存观望,没有采取一致的步调。老谋深算的袁世凯亦知除江西、江苏两地外,其他皆不足虑,因此命段芝贵为第一军,进攻江西;冯国璋为第二军,进攻南京。25日,湖口失陷,李烈钧败退。8月18日,袁军攻占南昌,江西方面反袁军溃散。江苏方面,程德全于7月17日逃出南京,宣布取消独立。南京一部分军队被袁世凯所收买,于是袁军乘虚攻占徐州。9月1日,袁军攻占南京。上海方面原有陈其美所组织的讨袁军,也因战事不利,8月中旬溃散失败。江西江苏两支讨袁军的主力均被消灭。安徽柏文蔚宣布独立后,部下即被袁世凯收买,柏因此被逐。广东亦如此。湖南、福建、四川等省的独立亦很快烟消云散。这次被称为“二次革命”的讨袁战争,不到两个月便归于失败。
这次讨袁战争的失败,固然在客观上是由于袁世凯控制着一支数量众多、装备良好的反动武装,并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但也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主观指导上的失误:在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的主要领导人产生了严重的妥协倾向,热衷于“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首先解除了精神上的武装;未能加强对南方诸省的控制和经营,建立起进可攻退能守的战略基地,尤其是未能唤起和组织民众,改革政权结构,使南方几个省的领导权确实掌握在忠实可靠的革命党人手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