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才与死
荀彧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是颍川人,出身于著名的士家大族,本人更是才华横溢,少年时代就被南阳人何颙称赞为有“王佐”之才。在汉末名士中,荀彧处于领袖地位,社会影响很大。
荀彧原为袁绍的谋士,后发现袁绍“外宽内忌”、“迟重少决”、“御军宽缓”、“法令不立”,断定袁绍“终不能定大业”,听说曹操雄才大略,就在绍强操弱的情况下,投奔了曹操。曹操很器重荀彧,称他是“吾之子房(即张良)”,所有军国大事都要与荀彧商议。苟彧成为曹操最重要的谋士,在曹操的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官渡之战中,当袁曹双方相持不下,曹军兵力弱,军粮又将尽,上下恐惧之时,曹操动摇了,打算撤军回许都,写信同留守的荀彧商量,荀彧立即回信劝阻,告诉曹操眼下的形势恰似当年刘邦、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之间,“先退者势屈”,现在是用奇谋之时,千万不可丧失时机。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劝告,坚定信心,用许攸之计,袭击乌巢,烧袁军粮,终于大败袁绍。荀彧不但富于谋略,多次在关键时刻为曹操把握时机,转败为胜,同时他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知人、荐贤、不忌才,曹操身边许多得力的谋臣、僚属,都是荀彧推荐的,其中著名的有:荀攸、钟繇、华歆、郭嘉、陈群、司马懿、郗虑、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等,史书称这些人均有“命世大才”,后来成为卿相者竟达十数人。这是荀彧对曹操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对于荀彧的声望影响、知人荐贤、谋略才华,曹操深为叹服,多次上表汉献帝,大加称赞,说他“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但是荀彧和曹操在政治理想上却是格格不入的。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汉献帝不过是他控制天下的工具,他的理想就是专断朝廷大权,一旦时机成熟,以曹代刘。但荀彧却是正统的拥汉派,当曹操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名分职位与皇帝保持距离时,他可以与之同心共力,可一旦曹操逼近皇帝的宝座,威胁汉朝的命脉,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建安十七年冬,董昭等人提出,曹操应“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荀彧反对这样,他认为丞相“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不应如此做。曹操因此怨恨荀彧,不久即对其下了毒手。当时正赶上曹操攻打孙权,上表献帝让荀彧前往慰劳军队,借机将其留下,擅将其由原来朝廷的尚书令,降为参丞相军事。曹操率军继续前进,荀彧因病留在寿春,饮药自杀。荀彧名重天下,满腹韬略,又能推贤进士,对于他的死,“时人皆惜之。”
荀彧的死是曹操促成的,它告诉人们: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士人(包括有才华的名士)对封建统治者只有顺从、服务的义务,不能有疑义,更不能违忤,否则没有活路。荀彧的死也是时代造成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生民涂炭,没有“高世之才”不能拯救当时的危难,刘汉皇帝没有这才,袁绍也没有这才,荀彧把兴汉室、救天下的希望寄与曹操身上,用自己的才华促成曹操的大业。但曹操兴汉是假,篡汉是真,荀彧助曹操成功了,兴汉的理想却破灭了,他竭才尽智的结果与理想完全不是一回事。最后这杯酒是曹操让他喝的,也是他自己要喝的。荀彧是为汉朝而死的,其实没有必要,以他的才华,他应成为与萧何一样的开国元勋。这是荀彧个人的悲剧,也是历史的遗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