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乐土”乌托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人间乐土”乌托邦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乌托邦思想最发达的时期之一。统治势力的腐朽昏暴,剥削压迫的残酷,统治阶级各集团之间无休止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和战争,频繁的民族战争,给予广大人民无究无尽的苦难。在这种苦海无边而又四顾无岸,找不到解脱苦难的现实手段时,人们自然只有从幻想中寻求解脱。于是,各种各样的乌托邦思想就应时而生。

魏、晋时期的乌托邦思想,多数是道家类型的乌托邦思想。

东汉儒学思想的统治反映了它的片面性,造成了人们厌弃礼教、放荡不羁的风气。虽然统治阶级仍然把儒学尊为正统思想,但儒学在长期动乱局面下已失去维系人心的作用。象古代大同思想那种儒家的乌托邦,在魏晋时期已寂寞无闻。长期分裂局面下不能出现全国性的农民战争,农民战争时期容易出现的小生产者乌托邦,在这时也很少表现。和魏、晋时期玄学风靡一时的情况相适应,这一时期的乌托邦思想也多是属于道家类型的。

这一时期的乌托邦思想的典型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一名陶潜,字元亮,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在东晋时曾为彭泽令的小官,因厌恶官场生活而弃官隐居,死于刘宋元嘉(宋文帝年号)中。《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它的内容却包含着宏观经济管理的构想。在这篇作品中,陶渊明设计一个社会经济模式。它设想出一个同现实世界完全隔绝的优美地方,其中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人们“往来种作”,过着自食其力的无剥削的生活,没有争夺和倾轧,生活是温饱的,和睦的和宁静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知有战争,也不知道有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和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事情。陶渊明把桃花源中的人设想为秦末战乱时期一批避乱百姓的子孙,自他们的祖先进入桃花源后就永远同外部世界隔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很明显,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针对西晋末期以来战乱相寻,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倾轧不已以及残酷的剥削压迫给广大人民造成的苦难,而设想出的一种和现实相反的理想。陶渊明不满于现实而弃官隐居,做了个“避人之士”,在当时动乱,昏暗的现实下,他显然感到,只做人避人之士仍不得安宁,因而幻想能有个与世永远隔绝的桃花源,好做个“避世之士”。《老子》的作者幻想有个“小国寡民”的理想国,能够在“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情况下同外界“老死不相往来”。陶渊明为了同外界老死不相往来,就把这个“小国寡民”搬到人世间无法找到的“世外桃源”中去了。

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设计的这种理想国,在中国乌托邦思想发展史上有极大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世外桃源”和“大同”一样,成了封建时代的人们所憧憬的“人间乐土”的最著名的典型。

魏晋时期的乌托邦思想,反映人们在战乱苦难和经济崩溃的条件下对现实的不满,反映民心思变,说明人们追求和平安康和经济繁荣的合理性。但是这种乌托邦再美好,却仍然不过是乌托邦而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