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少年(节选)·[唐]李贺》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李贺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荣枯递转急如箭,天公岂肯于公偏?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在人生的长河中,岁月如同荡荡流水。春秋代序,暑往寒来,蓦然回首已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李白《将进酒》),因而自古以来劝勉人们珍时惜阴,尤其一生须惜少年时的诗篇不胜枚举,李贺的《嘲少年》正是歌咏的这一母题。

这首七言古诗共二十二句。前十六句,诗人用铺陈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少年郎的豪华生活。“少年”一词,在唐代一般用来指富家子弟,李白《少年行》有“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之句。李贺笔下的少年也正是一位纨绔子弟,他骏马金鞍,锦衣罗衫,美妾如云,伴饮高楼;他垂钓深沼,金丸打鸟,聚金积玉,自夸富豪。他“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可谓奢侈,逸乐,无所事事之极。诗人从衣食住行等不同角度层层铺叙,着力渲染之后,笔锋急转直下,最后六句卒章显志,嘲讽少年。头两句“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先以高屋建瓴之势断然诘问:人生都有少年时,但生命以时光为载体,时光易逝,韶华难驻,人岂会永为少年。接着用沧海桑田的典故重复强调人生不得久年少。“沧海桑田”语出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自然界尚且变化巨大,人非金石之躯,岂能不老?

“荣枯递转急如箭,天公岂肯于公偏”,此两句宕开人情写世情,着意指出富贵荣华也靠不住。“递转”指顺次转换、变化。诗人用夸张的比喻、凝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世事多变、富贵荣华转眼即逝的真谛。拓展开去,譬如李斯黄犬之吠,梁氏五侯之亡,王谢堂前燕,淮水东边月……,历史上“荣枯递转急如箭”的例子举不胜举。因而诗人不坐实具体事例,只以常理说常情,天公岂能违背常理常情,独偏袒少年,使他永享富贵荣华?诗中称少年为“公”,语带讽意。

结句“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与白居易的诗句“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意同。“韶华”常比喻美好的青春时光,与之相对的就是发白面皱的垂老之态了。《法华经》云:“众生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富贵如云,韶华易逝,等待在人生旅途尽头的必然是老态龙钟的形象。诗人用“发白面皱”四字将人生的结局——奄奄垂暮、行将就木之相醒目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并以一“专”字,入木三分地体现出这一结局的别无选择,这不啻是对这少年的当头棒喝:人生天地之间,如此游戏人生,无所成事,实为百年之大悲。这六句诗无一直接劝讽少年当惜时努力,不要老大无成,只直陈利害关系,诗的题旨已不言自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