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利州南渡》唐山水诗鉴赏
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利州”,在今四川省广元县,位于嘉陵江北岸。这首诗写诗人从利州南渡嘉陵江时的情景。
诗从江上景色写起: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一道残阳斜铺江上,江水澄净,波光粼粼,水色天光互相辉映,使人自然联想起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所描绘过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如画美景。纡余起伏的江中岛屿,远远望去,,似与岸边青翠的山岚相接,连成一片,显得那么深邃旷远。这两句将江水、岛屿、山峦、夕阳这四种气象阔大的景物统统摄取入诗,构成既有时空特征又色彩鲜明、意境开阔的图画,就仿佛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一幅江上全景。
接着,诗人由远及近描写渡口: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这一对仗工稳的句式分别展示了两个场景: 一是江中“棹去”,烟波之上传来舟中马的嘶鸣; 一是渡头“人歇”,待渡之人在柳下等候船儿归来。这看似互不相干的两个场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前者是诗人的所见所闻,后者是诗人自身的活动。两句诗所写不过是诗人待渡的情景,却写得有声有色,动静相映,富于画意。不仅如此,诗人笔下的渡头日暮景象,还与通常情形不同,它没有“渡头争渡喧”的热闹,相反还透露出一派闲适安恬的气氛。不独歇于柳边“看棹去”、“待船归”的诗人表现出安闲的意态,就连“波上马嘶”也给这渡头平添了几分缥渺悠远的情味。不难看出,这是诗人以宁静淡泊的心情去观照外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的缘故。正因为如此,当他乘船渡江面前忽然展现出沙鸥四散、白鹭高飞的景象时,他的心中情与眼前景便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这是诗人南渡时所见,也是江天特有的景象。江岸沙滩上一群江鸥从数丛沙草中盘旋而起,江田远空中一只白鹭在万顷碧波上展翅飞翔。这景象是那么寥廓壮丽,又显得那么淡远飘逸。“万顷”句与王维的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意境相似而境界更为阔大,“万顷江田”与 “一鹭”构成的极大反差也衬托得白鹭的形象更为鲜明。这两句既是环境的写实,也暗用了典故,以鸥鹭忘机寄托诗人澹泊恬退的心境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有了这样一层寓意,便自然而然由以上的写景过渡到下文的抒情。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是说,当今世上有谁能够象范蠡那样泛舟于五湖烟水之上,忘却一切俗尘杂念呢?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这位功成身退的高人隐士的追怀和赞美,也是对时下那些营营苟苟的名利之徒的不满和讽刺,更是借以表白自己尽去机心、绝弃俗念的心志。至于这一情感的抒发,究竟是诗人从自然景色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呢,还是他的处世哲学恰可借眼前江景来表达?就不得而知了。
此诗以写景为主,并于景中见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在写景中又以“水”为主线,无论动景还是静景,也无论写实还是联想,莫不与“水”有关,充分显示出诗人构思的缜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