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唐人写春怨的诗,可谓不胜枚举。金昌绪仅存的这首小诗却跻身名作之林,盖有其特色。
诗歌开头不是象一般诗作那样从正面叙写伤春之情,也不是直接写闺怨相思,而是别开生面地从“打起黄莺儿”落笔。这一开头出人意外,不禁让人疑念顿生:女主人公为何要迁怒于可爱逗人的黄莺呢?第二句接着解释了人们的疑问,原来是为了“莫教枝上啼”。但春花盛开,莺歌呖呖,令人赏心悦耳,这位闺中人为何竟如此不近人情,不让莺啼呢?第三句继续解释,原来不教莺啼是怕惊扰其清梦。那么,女主人公到底在做什么好梦呢?末句道: “不得到辽西。”至此,读者才恍然大悟,闺中人之所以要“打起黄莺儿”,原来为此。
诗歌构思精妙,不落俗套。写一件生活小事,却回肠九折,曲尽其妙,如同剥茧抽丝,绵绵不绝。四句诗句句相承,环环相套,蝉联而下,结尾方水落石出。这种方法,使全篇词意联属,浑然一体,无怪明代王世贞赞扬说: “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见《艺苑卮言》)
辽西,即辽河以西,在今辽宁省西部,当是这闺中女子亲人的征戍之地。联系晚唐的社会现实,金昌绪的这首《春怨》也就包含了更多的“怨情”,有着深刻的时代内容。闺中人所怨的,难道仅仅是惊其晓梦的黄莺?当然不是。那么,她所怨恨的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惜墨如金,并未直言点破,而是给读者留下想象思索的余地,这就拓展了诗歌的意趣,使之言已尽而意无穷。
另外,本诗的成功也得益于语言的口语化。短短四句话,活泼生动,富有民歌特色,而其表现出来的思念之情,却极为真挚深沉,可谓言浅意深,语淡情浓。
若“打起黄莺儿……”……不惟语意之高妙而已,其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结极斩绝,而中自纾缓,无余法而有余味。(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
此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矣。(谢榛《四溟诗话》卷一)
古人作闺情诗,非是好言闺中事也,又不作良人在家,偏要作良人不在家,在边上,以见征人久戍不归,妇人相忆之苦者,盖欲感动人主,使之知征人夫妇相忆之苦,恻然于衷也。此作言闺人欲见良人之难,直使石人下泪,人读者初不觉也。……此诗宛转孤凄,似在琵琶弦上弹出来者,字字断肠声也。(徐 增《说唐诗》)
此诗有一气相生之妙,音节清脆可爱。唯梦中得到辽西,则相见无期可知,言外意须微参。不怨在辽西者之不得归,而但怨黄莺之惊梦,乃深于怨者。(李锳《诗法易简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