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一个秋日的早晨,凉气四袭,诗人由己及人,想到山中的朋友,于是打算携酒去慰问他,但又担心朋友不在,诗人在诗中暗示给我们的心灵轨迹大致如此。但因所念之朋友为避世山中的道士,这样就与一般的念友、访友之作稍稍殊致了。

首联起句极为平实自然。独坐郡斋之中,觉凉意难耐,于是忽然想到远山深处的凉气就更为逼人了,想到久居山中的朋友,不知他此刻情况如何。款款道来,全不费力,但又使人感到情深意切。颔联紧承首联而下,从“念”字落笔,但不正面写自己如何念,而拟想山中客的行迹,手法与杜甫《月夜》相似,均是以客位写主位,不言念而念在其中。山中客的行迹可拟想者甚多,诗人挑出束荆薪与煮白石两点来写,于不经意中见出用心之细微。这样一则可以与题中“道士”相切,点明山中客的身份;二则说明山中客的行踪之不定,为尾联“何处寻行迹”打下伏笔。既念之则必要慰之,从此落想便又很自然地引出持酒远慰的颈联。不言一杯而言一瓢,因后者是自然真朴之物,这就与所慰者道士的身份极为协调。远慰之物亦本可不拘,诗人挑出酒来,则又使此远慰多了一点潇洒散淡的风致。至此已由念及慰,如何慰呢?如果接写与山中客如何欢愉相浃,投契无间的情景,则诗题所着“寄”字不免落空,于是诗人以颔联所述为依据,料想山中客的行迹飘摇不定,加之秋日的空山满是落叶,行迹难觅。作者写此诗,本来只是表露其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意到即止,似一潭秋水,泠然而清。因此被人称为“化工之笔”,是韦诗中的名篇。

全诗前三联纯用赋体,平实叙来,毫不用力,然非情意深笃而又心气平和者莫能为。尾联忽用兴体,以满山落叶入画,使全诗顿生远韵,极迷离恍惚之致,令人兴发难止。

韦苏州诗: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 “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许《彦周诗话》)

韦应物在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诗云云,其为高妙超诣,固不容夸说,而结尾两句,非复言语思索可到。(洪迈《容斋随笔》)

此等诗,妙处在工拙之外。(钟评) (钟惺 谭元春《诗归》卷二十六)

《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施补华《岘佣说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