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也许是一位落魄的有志之士。虽以淡语出之,诗中却充满了一股勃郁不平之气,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抒情诗。
汉江是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襄阳不仅具有山水形胜之美,而且还有许多历史上风流人物的传说。首先,最值得一提的是晋代的羊祜。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守襄阳时,常到襄阳南面的岘首山上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务修德政,有政绩。他死后,当地百姓为纪念他,于岘首山上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这就是有名的“堕泪碑”。其次,在注重名士风度的晋代,“习家”曾是襄阳地方的望族,出过象习凿齿那样的大名士。但在重冠冕轻门阀的唐代,习氏家族就今不如昔了。这两件事激起了诗人的怀古之情。
羊祜与诗人相隔四五百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非常巨大,而羊公碑却依然屹立于岘首山上,令人敬仰。诗人登临岘首山,见到羊公碑,把自己与羊祜作对照,不免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遭遇,感到心不能平。但转而想到晋代曾煊赫一时的习氏家族今也已默默无闻,又产生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感慨。于是,心中又稍稍宽慰了一点,想借酒浇一浇胸中的块垒。诗人用一古一今的跌宕回旋的手法,造成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把自己一股勃郁不平之气表现得颇有情致。
这首诗语句平淡得近乎口语。用典极其自然妥帖,无斧凿痕,切于景,也切于情。诗人“初渡汉江”正是一个岁暮天寒的夜晚,山上草木凋零,江边行人稀少,江间风雪弥漫。诗人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象,烘托、表达了自己感伤的心情。诗人处处“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所谓“虚”,就是思想感情;所谓“实”就是景物形象。如果只写“虚”,诗就会抽象无味;只写“实”,就会堆垛无生气。例如诗的前两句就写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句说: “襄阳好向岘亭看”,显然不仅仅是说岘山风光美好,其中隐隐透出一种怀古伤今的悠远情思;次句的“人物萧条”四字也不止言江边渡江行人稀少的情景,还有一种时无英雄的喟叹。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抒发了怀古伤今的幽情。这样,就使这首诗成为一首风格沉郁、感情真挚动人的好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