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二首)》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临水人家竹树中,只因孤屿水船通。

当门细荇牵微浪,绕屋藤花落软风。

沈周的题画诗极多,这两首又没有具体的题目,统称《题画》,不知究竟题咏的是哪两幅作品。不过这没关系,并不影响我们欣赏这两首诗,因为它逼真地写出了画境。

第一首是“夕照吟诗图”,写一位杖藜老人在夕阳将下时,对着一片美景吟诗。碧水丹山,映照着杖藜的白发诗人,这色彩的对比多么鲜明,这种敷彩设色的高明技巧,贯通了诗画,把读者(或观画者)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境界。那么,画中的这位白发诗人,处在“夕阳犹在小桥西”的特殊的背景下,究竟想些什么?吟些什么?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曾经吟唱过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吗?还是元代杰出散曲家马致远曾经吟唱过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呢?仔细品味诗中所写情景,看来都不是。这位诗人,虽已进入“杖藜”之年,并无垂暮之感,相反,从“夕阳犹在小桥西”的“犹在”二字,还微逗出不伏老的旺盛生命热力。同时,从他在夕阳将下时仍悠然自在地在全神贯注地“微吟”来看,他显然是一位遁世的隐士,而不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他不可能产生天涯沦落之感。如果要找一位古代诗人来比方的话,他倒更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王维。而这首以动出静、动而愈静的境界,也很像王维的诗境。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诗人低微的吟诗声居然惊动了溪鸟,使它飞入乱云深处去啼叫,这环境的清幽静谧便不言而喻了。而啼声一过,环境更静。这不就是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吗?

第二首是“水乡隐居图”,写一位水乡隐居者所住环境的清幽恬美。如果说前一首主要是写一位隐居诗人的创作活动的话,那么,这一首便是“见物不见人”了,但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则隐在物中。首句交代有一户临水而居的人家映藏在竹树丛中。既临水,又有竹树掩映,环境已经够清幽的了。次句补充说明因为这是一座孤岛,所以平常无人来往,只有靠水船才能相通。至此,读者方了解环境如此清幽的具体原因。三、四两句,则进一步通过细微深入的景物描写, 以烘染气氛,强调居住环境的清幽静谧、恬美安适。你看,当门有细长的水草被微浪牵引着翠叶,绕屋有青青的藤蔓缠绕着,像绿色的屏障,那细碎的藤花在轻软的和风中籁籁落下。诗中有意用了“细”、 “微”、 “软”等字样,仿佛连这里的植物风浪都很知情识趣,唯恐形体过于粗大、动作过于强烈,也会破坏这儿的静态美似的。尽管全诗都是写景,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到这位水居主人的情况,但是这位主人恬淡寡欲的情怀,与世无争的为人,清旷自如的风格,不是都跃然于纸上了吗?

前人说,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我们则认为,这两首有声画,赛过了无声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