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张炎

甲寅秋,寓吴,作墨水仙为处梅吟边清玩。时余年六十有七,看花雾中, 不过戏纵笔墨,观者出门一笑可也。

剪剪春冰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谁分弱水洗尘红。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戏将瑶草散虚空。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

这是张炎自题墨水仙画的词。张炎善画水墨水仙花,并多次题词,如《浣溪沙·写墨水仙二纸寄曾心传》、 《清平乐·题墨水仙双清图》、 《浪淘沙·余画墨水仙并题其上》、《西江月·题墨水仙》、《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以及本词。此画此词,是为苏州友人陆处梅所作,作于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这时张炎客游吴地,寓居陆处梅家,为了答谢他的盛意,纵笔画作水仙花,供他于吟诗作画之余,鉴赏消遣。

画家既已用笔墨创造了水仙的艺术形象,又用语言文字,再次创造了水仙的纯洁美、清幽美。词的上阕,着力描绘画面上水仙的形和神。 “剪剪春冰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剪剪,齐整的样子。万山千壑,春冰齐整,就在这个时节,水仙花丛开放,为人间带来了温馨的春意。水仙与梅花一样,都在冰雪严寒的冬天,给人送来春天的喜讯,这是天赋的神圣物性。 “谁分弱水洗尘红”,弱水,仙境中的水,东方朔《十洲记》:“(凤麟)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水仙花洁净异常,尘土都被仙水洗刷掉。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两句是说,如酒盏般的黄色花心,依约低回,玉色花片,玲珑剔透,大概有千瓣之多。金叵(po)罗,古代酒器,本词喻花心。 《群芳谱》 “水仙”: “花大如簪头,色白圆如酒杯,中承黄心,宛如盏样”、 “千瓣者名玉玲珑”。本词所创造的幽美的水仙形象,具有绘画艺术无法表现的艺术特征,词云: “和春带出芳丛”,花丛带来温馨的春意,如何画得出?词云:“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双重比喻,又如何画得出?莱辛在《拉奥孔》里说过,绘画不能表达时间上的后继,又说绘画不能利用比喻。现在,张炎利用连续的动态,无法言喻的生活感受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创造出美的形象。这样,画上的水仙形象与题画词里的水仙形象,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扩大了艺术功能,发挥出最大限度的艺术魅力。

词人因花名“水仙”,便在“仙”字上落想,词的下阕不说在纸上画水仙,却说是神仙将水仙花散在空中,构思奇特,笔墨空灵。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化用吕岩诗“朗吟飞过洞庭湖”(郑景璧《蒙斋笔谈》引),画家兼词人的张炎,真像个神仙,驾起洞庭山上空的一片云,乘着天风,朗吟飞过吴郡,来到陆处梅家。 “洞庭”,不是吕岩诗里的湖南省洞庭湖,指的是吴郡西部的洞庭东山和西山。范成大《吴郡志》: “今洞庭山在太湖湖中,有东西两山。”神仙一时高兴,便将水仙花散在空中, “戏将瑶草散虚空”。瑶草,仙草,指水仙花。以上词意空灵动荡,结尾两句才落到实处:“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灵根,珍贵花草之根,张炎词里有时指兰,本词则指水仙。何处去寻找这瑶草灵根呢?只有在这洞庭山中陆处梅家的画上,才能找到。

张炎题咏水仙画,不说洛浦、湘皋,也不说蛾眉、凌波,脱出前人写水仙的笔墨蹊径,构想新颖,意象独造。全词语言雅净清丽,气格空灵疏朗,与水仙画相映对,创造了凝姿含娟、玉洁冰清、清高孤贞的水仙的艺术形象,真是美的化身,有着净化意念、陶冶情操、怡悦情性的美感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