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五陵》原文与赏析
唐寅
五陵昔日繁华地,今日漫天草蔓青。
蔓草不除陵寝废,当时一寸与人争。
五陵是西汉皇帝死后葬埋的五座陵墓。即: 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该地在今咸阳市西北、渭水北岸)。五陵因为邻近长安,居住着很多贵族与富豪。风俗崇尚奢侈。杜甫《秋兴》有:“五陵裘马自轻狂”, 白居易《琵琶行》有“五陵年少争緾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句。可见,到了唐代,五陵仍然是一个富豪繁华的地区。可是,好景毕竟不长。历史的长河流到了明代,五陵就今不如昔地荒凉冷落了。
作者唐寅 (唐伯虎) 是明代的诗人兼画家,号称江南第一才子。他来到五陵游历,抚今思昔,情动于中地写作了这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五陵昔日繁华地”,道出了历史的过去。次句“今日漫天草蔓青”,写出了眼前的景象: 五座陵墓已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地长满了高高的杂草,一片荒凉颓败景象。三句“蔓草不除陵寝废”,进一步描绘: 杂草没有人芟除,皇帝们陵寝上的配殿等建筑已经废弃毁坏、淹没在杂草丛中了。四句“当时一寸与人争”,又回到了“昔日繁华地”上,哪怕是一寸土地已有很多人竞相争夺。争夺来干什么?读者自可以想象得出,可谓意味深长。
全诗使用白描手法,不涉典故,仅用首尾相顾、古今兴衰的对比,发出了人世无常的叹息。叹息什么?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含蓄地让读者自己去发挥想象和再创造。想象落到一个“争”字: 为人在世,适可而止,不要与人多争些什么,退后一步自然宽,名利争得再多,就像五陵中的五个显赫一时的皇帝、日后还不是要落得个“漫天草蔓青”的结局么?
诗贵含蓄。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蓄而不发。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 (致玛·哈克奈斯) 唐寅这首诗恰恰如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