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越中杂记》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袁宏道《越中杂记》原文与赏析

袁宏道

湘湖



萧山樱桃、 鸷鸟、 蓴菜皆知名, 而蓴尤美。 蓴采自西湖,浸湘湖一宿然后佳。若浸他湖便无味。浸处亦无多地,方圆仅得数十丈许。其根如荇。其叶微类初出水荷钱。其枝丫如珊瑚,而细又如鹿角菜。其冻如冰,如白胶,附枝叶间,清液泠泠欲滴。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而清轻远胜。半日而味变,一日而味尽,比之荔枝,尤觉娇脆矣。其品可以宠莲嬖藕,无得当者,唯花中之兰,果中之杨梅,可异类作配耳。惜乎此物东不逾绍,西不过钱塘江,不能远去,以故世无知者。余往仕吴,问吴人张翰:“蓴作何状?”吴人无以对。果若尔,季鹰弃官,不为折本矣。然蓴以春暮生,入夏数日而尽,秋风鲈鱼将无,非是抑千里湖中别有一种蓴耶?

湘湖在萧山城外,四匝皆山。余游时,正值湖水为渔者所盗,湖面甚狭,行数里,即返舟。同行陶公望、王静虚。旧向余夸湘湖者,皆大惭失望。

兰 亭



兰亭,殊寂寞。盖古兰亭依山依涧,涧弯环诘曲,流觞之地,莫妙于此。今乃择平地砌小渠为之,俗儒之不解事如此哉!

禹 穴



禹穴一顽山耳,禹庙亦荒凉。不知当时有何奇,而龙门生欲探之。然会稽诸山,远望实佳。尖秀淡冶,亦自可人。昔王子猷语人,但云“山阴道上”,“道上”二字,可谓传神。余尝评西湖,如宋人画; 山阴山水,如元人画。花鸟人物,细入毫发,淡浓远近,色色臻妙,此西湖之山水也。人或无目,树或无枝,山或无毛,水或无波,隐隐约约,远意若生,此山阴之山水也。二者孰为优劣,具眼者当自辨之。夫山阴显于六朝,至唐以后渐减。西湖显于唐,至近代益盛。然则山水亦有命运耶!

鉴 湖



鉴湖昔闻八百里,今无所谓湖者。土人云:“旧时湖在田上,今作海闸,湖尽田矣。”贺监池去陶家堰二三里,阔可百十顷。荒草绵茫如烟,蛙吹如哭。月夜泛舟于此,甚觉凄凉。醉中谓石篑:“尔狂不如季真,饮酒不如季真,独两眼差同耳。”石篑问故,余曰:“季真识谪仙人,尔识袁中郎,眼讵不高与?”四座默然,心非其颠。

西 施 山



西施山在绍兴城外,一名土城,西施教歌舞之处。今为商氏别墅,尝同诸公宿此一夜。石篑和余诗有云:“宿几夜娇歌艳舞之山”盖谓此也。余戏谓石篑,此诗当注明,不然,累尔他时谥文恪公不得也。石篑大笑,因曰:“尔昔为馆娃主人,鞭箠叱喝,唐突西子,何颜复行浣溪道上?”余曰:“不妨。浣溪道上,近日皆东施娘子矣。”

六 陵



六陵萧骚岑寂,春行如秋,昼行如夜。虽连鞭叠骑,而时闻伥啼鬼哭之声。读唐义士诗,楚痛入骨,为之洒泪。自来亡国败家虽多,未有若此之惨酷者也。游六陵之日,子公醉甚,戏弄马鞍上,几坠。

五 泄



五泄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喷薄之势,为缺典耳。石壁青峭,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颠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因忆 《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暮归,各得一诗。余诗先成,石篑次之,静虚、公望、子公又次之。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玉 京 洞



玉京洞去五泄二十余里。洞门空阔,初时若夏屋,少进径微仄,阔复如前。洞中形似莲花、人物之属甚多。凡三四折,至一孔极小,非匍匐不能入。余与二陶,皆贴地而行。炬烟大作,眼泪如雨。偶思前辈有说,入洞为烟薰杀者,心惧,乃各退出。唯王静虚如吴县一皂吏,舍命疾进。过岭四五,至洞深处,为涧所隔,不能度,始归。

袁宏道曾在浙江名山胜水留下足迹,《越中杂记》写他由萧山经绍兴、诸暨等地的一路见闻及游览越中诸名胜的情趣。

湘湖在浙江萧山城外,作者游湘湖不写其风光,却专注于湖上特产——蓴菜,一来实在因“湖面甚狭”,“旧向余夸湘湖者,皆大惭失望”,而湖中蓴菜却“尤美”,故而抓住这一特产而大书特书。

蓴菜,今作“莼菜”,又名“水葵”,为杭州西湖特产,春夏季采嫩叶而成,营养丰富,叶滑柔而清香。作者从蓴菜的产地、生态、质地、味道等方面一一加以介绍。菜采自西湖, 却需经湘湖浸泡, 其味方佳。 其根如荇菜,叶如初出水的芙蓉,枝如珊瑚,汁液清泠欲滴。味道:“如鱼髓蟹脂”般香脆滑柔,如鲜荔枝般鲜嫩多汁而娇脆。同类中莲藕无法相比,异类中,只有幽兰和杨梅可与之匹配。

作者的大量铺叙,使读者仿佛也尝到了蒪菜的柔滑香美之滋味了。在如此说明后, 作者以晋朝张季鹰为吃菜烩鲈鱼而弃官回家乡的典故, 既赞美了菜之美, 更赞颂了张季鹰不同世俗合流的品质, 这才是作者专注于菜的良苦用心。

兰亭是会稽胜景,自晋代王羲之兰亭修禊以来,觞咏韵事千古流芳。作者人越中,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机会,然而作者至此竟然感慨无比。原来作者心目中之兰亭该是叠翠层岚,修竹茂林,小亭傍山,曲水流觞; 然而眼前的兰亭古风荡然无存,不过是择平地砌小渠而已。真正是“俗儒不解事”而使古迹也成了俗不可耐之处,实在可惜可叹!

题为《禹穴》,作者只以“荒凉”二字一笔带过,转而评述山阴道上的景观。作者从远而近,先以“尖秀淡冶”对山阴诸山作总体勾勒,然后以海内外著称的风光绰约的西湖山水景观与其对照。两者恰如风格迥异的宋人画与元人画,评述得可谓中肯之至。作者认为西湖山水细腻妩媚,如“花鸟人物,细入毫发,淡浓远近,色色臻妙”,恰以工笔画一般; 而山阴山水是“人或无目,树或无枝,山或无毛,水或无波”,只是隐隐约约,妙在意趣横生,这岂非元人写意画吗? 前者细腻工巧,后者空灵自然,各具风姿,各尽其妙,谁又能分辨其中的优劣呢? 然而自唐朝以来,两处景观盛衰不一,一减一盛,何其不公!“然则山水亦有命运耶?”作者结尾这一不平之感叹,发自内心,山水亦有不同之命运,更何况人世间之不平呢?

鉴湖即镜湖,为越中名胜,位于绍兴西南两公里,湖长约八公里,宽约一公里。古时湖面广阔,东接曹娥江,并通潮汐,汉时环湖筑塘潴水,灌溉田亩,宋后逐渐淤缩。鉴湖水清冽,湖水所酿之绍兴黄酒,名闻全国,附近有陆游吟诗处,名曰快阁。

文章一开头即以“今无所谓湖者”,点出鉴湖已今非昔比,昔日湖面八百里,如今作闸造田,几经沧桑,如此变迁,怎不令游人长叹呢?荒漠到如何程度呢?“绵茫如烟,蛙吹如哭”,比喻得十分形象,其意境之冷幽凄清,令人惨然欲泪。作者月夜泛舟湖上,倍觉“凄凉”,于是乎醉中发狂言:“季真识谪仙人,尔识袁中郎,眼讵不高与”。隐隐然有追逐李谪仙之意,却深深感叹不逢盛世。当年李白梦游天姥山,一夜飞渡镜湖月,而今纵有谪仙抱负,无奈难以如愿。

西施故乡为今浙江诸暨市苎萝村,西施山则在绍兴城外,一名土山,而今已是商氏别墅。相传勾践为灭吴雪耻,用范蠡计,选西施于此处练习歌舞,而后送入吴宫迷惑吴王夫差。

本文记游别具一格,不叙景况,不写概貌,而以戏谑笔调,与文友对话,以发思古之幽情。先由文友石篑所和之诗“宿几夜娇歌艳舞之山”引发,双方互为戏言,一递一唱,雅趣盎然。如此夜宿娇歌艳舞之处,恐将来谥“文恪”不得,也无颜复行浣溪道上了。而作者笔锋一转,以“不妨,浣溪道上近日皆东施娘子矣”一句妙语,令人喷饭。寻觅西施,却是满眼东施,岂不遗憾之至?笔调风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其实作者更为感慨的是,昔日西施歌舞场,如今已是满眼农桑,世事沧桑,有谁能料想?

宋六陵遗址在浙江绍兴市郊十八公里的攒宫山,又名宝山。计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元至元十五年 (1278),江南释教总头目杨琏真伽盗掘六陵,被宋遗民唐珏等义士获悉,潜入陵墓,用猪羊骨换取陵中遗骸,迁葬绍兴渚山天章寺前。至明代,六陵迁回攒宫山,重建碑石,并建义士祠。今六陵已毁,仅存遗迹。

作者先从总体感受着笔:“萧骚岑寂”。紧接以反常情景状六陵之荒漠冷幽:“春行如秋,昼行如夜”,这一字比喻,令人毛骨竦然。然后以所闻之声衬托作者心态:“时闻伥啼鬼哭之声”,故而接连不断地鞭策坐骑,以尽快逃离此地。风景惨淡,游心哀哀,以景托情,读来情不自禁地要一洒悲悯不平之泪水了。加上回忆义士唐珏所写之诗,更感痛入骨髓。可叹古来亡国败家者,没有比南宋这六个皇帝的下场更可悲的了。恐怕如此阴风惨惨,伥鬼啼哭也是在呼喊冤枉吧! 作者感叹六陵,实在是感叹南宋小朝廷的悲惨结局。

五泄即五瀑,是越中胜景,位于现浙江诸暨市境内,随旅游事业发展,近年被重新辟为景点,人称“西施故里小雁荡”。

作者以“奇绝”二字起笔,概括了五泄的自然景观奇妙之极。游后三日,仍梦魂萦绕,难道不奇吗?说明这里瀑流喧腾,其景象实在难以忘怀! 接着作者感叹自己无李白的诗才,也无东坡居士的文笔,难以描绘五泄的“喷薄之势”,虽为惋惜之语,实为赞叹之笔,以无能描写反衬景观之奇。然后借五色笔将五泄山水工笔细描。先描山石。那悬崖峭壁色如绿芙蕖,高百余仞,四周如城墙,块块似被水冲洗得十分明净,更奇者,山石插地而坐,无半点泥土沾污,似从天外飞来。再绘飞流。遥望瀑布,高挂岩巅,奔泻而下,声如响雷轰鸣,状似浪涛飞卷,只见那白玉飞溅,玉柱喷涌,范围有十几人合围那么粗,这真是天地奇观,真可与雁荡匹敌。

登此胜景,怎能无诗,以诗记游,岂非一大乐事,何况同游者皆诗人。模山范水而各有所得,驰骋想象而各抒其怀,故而诗中的景象也更变幻无穷了。作者以“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写诗文的瑰丽多彩。以诗奇衬五泄景奇,那“奇绝”才真是名副其实。

玉京洞也是越中一景,离五泄二十余里。作者先写洞门空阔,初入洞门如入大厦,稍进则道路不平而阔狭如前,洞内那光怪陆离的石钟乳,有如神话中人物,有如菩萨的莲台宝座,转三四道弯,人从小孔中匍匐而入,洞内烟雾弥漫,使人泪下如雨,只得退出而不能探测其穷。作者写玉京洞,突出其怪在洞内前后变幻莫测,洞内有洞,洞内有景,更有神秘之烟雾。

这篇游记紧扣“越中”景观,以游踪为线索,虽然沿途风光尽收眼底,但是各景点个性不同,各具风采,所以以“杂”字贯之。八个景点的记游,并非全景摄影,而是长短不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就眼前所见,快人爽语,意至笔随。或选一景,尽兴而游,评价赏玩,乐在其中。或取一物,拟状摹色,绘形传神,意趣无穷。或描叙结合,状越中之景,风物人情,如在眼前。或触景生情,抒胸中之意,见解深邃,意境独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