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荆州博物馆》的诗词与文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荆州博物馆

位于荆州城内的开元观。据史料记载,开元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观内有“雷祖殿”、“三清殿”、“天门”等主要建筑,1958年辟为博物馆。经修葺扩建,现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全馆布局以雄伟壮观的陈列楼为中心,在北边新修了园林式的珍品馆,其外观均为红墙绿瓦,飞檐翘角,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典雅风格。馆藏文物逾10万件,其中属于国家一级和稀世珍品有二百多件。如蜚声中外,至今依然金光闪烁、锋利无比的越王勾剑等战国兵器;世界兵器史上最早的战国连发弩机;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距今二千三百多年的战国丝绸;占全国出土总量2/3的战国彩绘漆器;数量居全国之首的楚国竹简;有长埋于地下二千多年至今保存完好的西汉男尸,等等。该馆现辟有荆州地区出土文物、凤凰山168号西汉墓和珍品等专题展览。荆州地区出土文物展览,以楚文化为中心,从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西汉早、中期,主要文物为青铜礼器、兵器、漆木器、乐器等;凤凰山168号西汉墓展览,是以该墓随葬的文物和古尸为主的;珍品展览主要陈列古代丝织品,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质量之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此外,还有越王勾剑、大量漆木器及其它珍品。该馆年接待观众达60万人次,是国内外所瞩目的大型历史博物馆之一。

〔现代散文〕 早就听说荆州博物馆是座文物宝库,今年七月初,我作为一名文物爱好者,终于有幸到该馆参观。岂知不看则罢,一看令人惊叹。我首先要提到是的丝绸宝库。据了解,1982年9月,荆州博物馆会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荆州地区江陵县马山砖瓦厂发掘了一座战国楚墓,出土了一大批丝织品,其年代之早,数量之多,花样之新颖,保存之完好,均为我国考古史上所罕见,被誉为我国古代的“丝绸宝库”。在该馆的珍宝馆内,我看到了这些丝绸的部分真品。真没想到,这些在地下长埋了两千多年的丝织物,其色泽居然如此绚丽。从图案上看,不仅有素洁大方的几何纹,也有结构复杂的人物花卉,其表现手法既有刺绣,也有提花。丝绸品类有绢、纱、罗、绡、缎、涤等,颜色多达十余种,并巧妙地运用了涤饰、练染等工艺技术。不仅如此,这个丝绸宝库的刺绣成衣,通幅图案的多彩织锦,纬线起花针织涤带,在迄今发现的战国丝绸中均属首见。说实话,面对这些繁锦华贵、五彩缤纷的古代丝绸珍品,我真有一种试穿为快的非份之想呢。

这批出土战国丝绸,最典型地体现了楚文化的风格和光彩。有一件编号为N2的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绡面衣,其绣纹主要为龙和凤,龙凤两两对称,按公共对称轴排列。图案生动、色泽绚丽、凤头龙尾,羽毛鳞爪,无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全幅构图十分严谨,并且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实为一幅难得的刺绣佳作。另一件编号为N9的龙凤虎纹绣罗单衣,是在素罗地上绣出花纹图案,素罗的经纬密度为J46,∅0.15毫米;W42,∅0.05毫米,这一指数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纺织工艺中也属佼佼者。是的,面对祖先创造的这些精美杰作,我仿佛看到了手拈绣针的江南姑娘,也仿佛看到了头绾高髻、口含丝缕的楚国绣女,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起。

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文物专题陈列馆,又是使游人驻足的展地。这里共陈列有500多件精美的文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西汉古尸。这是我国继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后的又一重大考古收获,也是迄今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男性软尸。他何以保存不腐,一些科学家虽作了缜密研究,但这一问题至今仍是个谜。古尸出土时,同时出土了一双麻鞋,这双鞋为双关翘头方履,鞋面及底、垫、帮均为麻织,鞋底有磨损的痕迹,当是死者生前穿过的。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较好的麻鞋。

荆州博物馆的主陈列大楼,令我久久不愿移步。每参观一件文物,都宛如跨越一道历史的门槛,把我的思绪牵往遥远的过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于江陵虅店出土的彩绘漆雕小座屏,以及许多我不知道具体出土地点的器物,如大型漆木质的虎座鸟架鼓、漆雕彩绘蛇的木质彩漆鸳鸯豆、彩绘鱼纹漆羽觞、龟盾、大武铜戚、乐器漆瑟、25具1套的彩绘石磐以及薄如蛋壳的屈家岭蛋壳彩陶等。这座大楼我整整看了两天,作为参观,时间可谓不短,但我总觉意犹未尽。就说那25具1套的石编磬,磬声清雅,享誉世界。当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播出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用这一套编磬演奏的。面对这稀世珍宝,我久久舍不得离去。

(欧实)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