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杜甫《望岳》原文与赏析

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狩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杜甫有三首 《望岳》诗,写作的时间和对象都不同。这一首是咏南岳衡山的,是他晚年的作品。唐代宗大历三年 (768) 冬天,已到垂暮之年的杜甫离开夔州 (今四川省奉节县),举家乘船由湖北经洞庭湖到岳阳。大历四年春天,由岳阳乘船至衡阳; 夏天,又返居长沙。第二年春天,就在贫病之中长逝于长沙至岳阳的孤舟上。这首诗即创作于大历四年春天由岳阳去衡阳的水上旅途中。当时诗人泊舟衡山县城河岸,来到南岳山下,仰望衡山而吟此诗。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是前八句:“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数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狩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朱鸟,又名朱雀,是南方七个星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的总称。百王,指百代以上的帝王。这一层的大意是: 巍峨的南岳是配天上的朱鸟星宿的,它所受到的祭祀典礼的次序等级,自从遥远的古代帝王就开始了。它呼吸着大地的精灵之气,笼罩在飘渺恍惚的云雾之中,绵延横亘数百里,气势极为磅礴广大。国家以隆重的典礼祭祀,是因为它有功德。然而自虞舜以后,天子巡狩南岳的盛事,就寂寞无闻,再也没有了。这一层主要是礼赞衡山的高峻以及它尊崇的地位,描绘它的精灵造化和绵延广大的磅礴气派,歌颂它对于国家的功德,并对它后来被冷落的遭遇表示感叹。如果我们把杜甫飘泊潇湘的困厄遭遇联系起来看,这实际上也是诗人的自我感叹。

第二层是从“洎吾隘世网”至“散风如飞霜”的十二句。这一层的首两句是作者自述遭遇和行踪,他说,自从我在社会的网罗中受到阻隘,碰壁之后,我才跋山越水远行来到了这潇湘一带。接下去是对衡山风光景色的具体描绘: 渴日,指日影倒映水中。蒋弱六云: 深山少日,绝壁最高,故日照其上,日影倒映水中,如饮水然,故曰渴。祝融、紫盖,都是衡山的山峰。衡山共有七十二峰,其中五座山峰最高,即芙蓉峰、紫盖峰、石廪峰、天柱峰、祝融峰。这五峰中,尤其以祝融峰最显,所以《树萱录》云: 岳之诸峰皆朝于祝融,独紫盖一峰,势转东去。魏夫人,名华存,字贤安,晋司徒魏舒的女儿,幼而好道,传说她曾在衡山修炼,后由衡山托剑化形升天,为南岳夫人。这十句的大意是: 太阳从绝壁中出来,日影倒映在水中,我乘船荡舟,就好像在太阳旁边轻漾一般。祝融峰为五峰之尊,诸峰都朝向它,好像要排出个高低次序来。惟独紫盖峰不朝向祝融峰,与祝融峰争高相望。听说当年魏夫人就是从这里化形而去,和群仙一起升天翱翔。有时候五峰的峦气,化作一阵清凉的微风吹来,好像飞腾的霜雾一样。这一段的写景有三个特点,一是作者能够抓住南岳最奇诡壮观的景象。如“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以渴日喻日影映在水中,不仅赋于日影以人的特征,显得形象生动,而且还十分新颖别致。以“清光”喻水中的日光也很贴切。特别是诗中对五峰的描写,不仅把衡山诸峰的形势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重点突出了两座主要山峰祝融峰和紫盖峰的特点。二是能把望中景、眼中景、意中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从上下左右各个方位都可以领略南岳雄奇秀丽的风光。有时还运用拟人的手法,丰富了表现手段, 如“紫盖独不朝, 争长嶪相望”, 既生动活泼又富有形象性。三是穿插了历史传说,使读者对衡山的印象更加深刻,还使诗篇增加了飘渺之感,空灵之气,如“散风如飞霜”,王右仲云此句写得“神灵飒然”。

第三层是最后的八句。诗人先说自己受世俗事务的牵制与长途旅行的限制,没有时间拄着手杖登上高峻的祝融峰观览。接着说自己游山归来盼望着得到来自朝廷的消息,临时住在衡州刺史的府第中休息,并且深有感叹地问州里官长,将用什么来祭祀我们的南岳神呢? 同时叮嘱府主: 祭祀用的牲畜和玉器,一定不能像衰落的时俗那样马虎敷衍。那样的话,岳神就不会降吉祥了。诗人在飘泊困厄之中,仍然关心着人民,希望神灵能降福于人间,这种思想情操当然是可贵的。但把希望寄托在岳神身上,那当然是没有指望的。

杜甫晚年的诗作在艺术上更加老到纯熟,这首诗可算一例。钟伯敬评此诗说:“此诗灵光缥缈,意度肃穆,有郊坛登歌气象,恰与题称,自是大手笔不同。”黄白云说:“衡、华、岱皆有《望岳》诗: 岱以小天下立意; 华以问真源立意; 衡以修祀典立意,指趣各别,此作尤见本领。”此评可谓切中肯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