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题湖上·唐·白居易》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 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 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直到长庆四年(824)离开杭州,在杭州大约有三年左右的时间。杭州美丽的风光深深地吸引着诗人,给了他不少创作的灵感。因此,他在政事之余,便徜徉山湖,流连忘返。他最爱的是西湖,描写西湖的诗也颇多。明媚隐秀,都在他的笔底再现,令人击节赏叹不已。如《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钱塘湖春行》、《西湖留别》等诗,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一些诗句,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春天字一行”等,极其生动、准确地画出了西湖迷人的景致,至今还有人引用。我们再看他另一首写西湖春景的诗:《春题湖上》。

春色如画。“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开头两句为我们勾画了西湖的大概面貌。正如诗人将西湖的春天比作一幅画图一样,出现在画面上的首先是乱峰围绕之中的一汪湖水。因为是春天,所以“水面初平”,在微微的春风的吹拂之下,远远看去,虽然有一点微漪,却似平铺着的一面镜子。试看画面,如果光写湖不写山如何?那就意味索然了。所以虽然说题目是《春题湖上》,却还要用山来衬托湖水。所谓“正处精神,多在侧处渲染;近处位置,又从远处衬贴”(《一瓢诗话》)。有山有水,这画面就站得起来,因为有近处,有远处,读者看起来就有立体感。还要注意,这远处的山峰并不是整齐的排列着的,而是“乱峰”。唯其“乱”,才现出大自然赋于的美。山峰有远的,有近的,有高的,有低的,有清楚的,有隐约的,这样才显出山的幽深莫测和水的平静淡寂来。

接着的四句,作者用他生花的妙笔在这幅打了底的画图上再作精心细致的描绘。“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两句是承第二句“乱峰围绕水平铺”而来的。山峰之上,青翠一片,十分可爱,原来是松树整齐地排在山面上。“千重”极言松树之多。这是和“乱峰”有联系的。正因为峰多且乱,所以看去依地势而植之松一排排就象一重重,重重迭迭,诗人的头脑里便有了“千重”的概念。月亮映照在湖面的波心里,微微浮动,晶莹可爱,宛如水晶宫里的一颗明珠。经过这样一描写,原先的山峰和湖面便显出一种玲珑透剔的美来。这里的“点”字作动词用,和松树之“排”相映成趣。因为月亮只有一个,在水中的倒影也只是一点,和松树之“千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一“点”用得十分巧妙、准确和生动,足以见作者遣字造句的工夫来。

然而,光写“松”和“月”还显不出“春”天的特色来。要写得春意盎然,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才合题。这时诗人注意到了湖边上的早稻田和水边上的蒲草。这些东西是阳春转暖以后才萌生的啊! 那早稻田,犹如碧绿的毯子,而那一株株的早稻,就象碧毯上的线头,从毯子上抽出来;新出水的蒲草,沿着水边缀成一条长带,那青青的颜色,远远望去多么象一条青罗裙带啊! 作者在以往的诗里,曾把湖堤上的绿树比作绿裙带:“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杭州春望》)而在这首诗里,用来衬托湖面春色的,却是水稻和蒲草。是的,作为一郡的父母官,首先考虑的是民生问题。早稻已显出碧绿的一片,正在蓬蓬勃勃地拔节长高,他看到了这一切,该是多么的高兴。同时,在艺术上,也可以不落窠臼,推出新意啊!

是的,作者和我们都在欣赏大自然的美,也在欣赏劳动人民装点的湖山之美。那“碧毯线头”似的早稻和水边上的“青罗裙带”似的蒲草,不是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双手装点上的吗?这一切,都使得诗人在这里乐而忘返。他对于杭州刺史这个官职是满意的。这一方面在他来说,认为做京官不好,做隐士也不好,做杭州刺史不太闹也不太静,最好;另一方面杭州秀丽的西湖,天竺,灵隐,深深地吸引着他,使他不愿意离开此地,“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确是道出了他的心底话! 可是,“皇恩只许住三年”(《西湖留别》),他在为杭州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之后,终于离开了迷人的杭州,离开了西子湖,回京供职去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