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鉴赏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白居易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相传作者仅十六岁就写了此作,得到长安名士顾况的推崇,特赏其中“野火”二句。唐张固曾在《幽闭鼓吹》中记载:

白尚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 “米价方贵,居亦不易。” 乃披卷首篇 (即指此诗),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这个故事传得很神、也很久,直至如今。但据有人研究,这不过是一个缺乏确据的传说而已。因为白居易自十一岁至十八岁均在江南;贞元五年以后,顾况即贬官去了饶州,不久又转至苏州。据此,他两人不大可能在长安相见。

“赋得”,即赋诗得到某个题目之意。故对那些限定诗题或题材的诗作,多在题前冠以“赋得”二字。这种作法源于“应制诗”,后广泛使用于科举“试帖诗”。有时集会,大家共写一个题目,往往题前也加“赋得”字样。

“古原”,历史著名的平原,有如长安的乐游原等。



* * * *



前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离离,繁茂貌。原,原野。枯荣,指草的枯萎与茂盛。诗人从首句点题,第二句指出草木生长的规律;三、四两句是第二句的发展,歌咏草之生命力的顽强。

后四句是: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远芳,播散很远的草香,或说无边的芳草。侵,占也,引申为吞没或掩盖。晴翠,阳光照耀下的绿野。这五、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青草的无限生机和春日和煦宜人;同时紧扣了题中的“古原”,并为下边送别作了厚厚的铺垫。最后两句,又是正面补足题中“送别”的意思。它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的诗句:“王孙兮不归,青草生兮萋萋。”王孙,原指贵族后代,这里泛指离家远游的人。萋萋(qī凄),草生长得茂盛貌。



* * * *



这里不作一般的语译,恕我借用学生的一份作业——将古典诗歌改写成现代新诗。其诗是:

原野漫漫无际,

野草葱笼茂密。

野草啊,

你一年一度:

春长秋萎,

枯枯荣荣;

周而复始哟,

永不停息!

野火啊,

你烧了它细小的躯干,

烧不掉它强大生命力;

一旦春风化雨,

它又生长着,生长着……

绿遍原野!

蔓延无边的芳草,

正如大海的滔滔碧浪,

冲向远方的古道,

涌向荒凉的古城;

广阔优美的绿野哟,

翠光四射,情意浓浓。

离绪绵绵溢绿野,

绿野萋萋满别情。



(陈必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