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秋波媚》·陆游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陆游一生,怀着抗金救国的壮志。45岁以前,长期被执行投降路线的当权派所排挤压抑。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48岁。这年春天,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加了九个月的从军生活。而这首《秋波媚》词,即是在南郑即目抒感的一篇。
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山河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面的面目,把层层云雾都推开了。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