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贺新郎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②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③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④试看取、当年韩五。⑤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⑥谈笑起,两河路。⑦
少时棋柝曾联句。⑧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⑨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⑩君莫道、投鞭虚语。(11)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12)快投笔,莫题柱。(13)
【注释】 ①实之:见前《满江红》(怪雨盲风)注①。三和:用原韵写的第三首和诗。宋淳佑四年,王迈曾用《贺新郎》“缕”字起韵贺作者生日,作者依原韵和之,王迈又和,如此反复唱和各至五首。忧边:为边境一带的情势而忧虑,据《宋史》卷四二《理宗纪》载:淳佑三年七月“壬辰,四川制司言大元兵破大安军。”又卷四三《理宗纪》载:淳佑四年五月“戊午,大元兵围寿春府。”可见边境情势的确紧急。走笔:运笔。②国脉:国家的命脉。微:细。缕:丝、线。此句比喻国家的形势已到一发千钧的危险地步。③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此用终军请缨典故。《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此句是表示有意挽救国家,但没有效力机会。④宽些尺度:放宽用人的标准,不必过于苛刻。⑤韩五:韩世忠,排行第五,人称韩五。他虽出身行伍而非名门望族,也成了抗金名将。⑥谷城公:又称黄石公。典出《史记·留侯世家》:“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付授:传授。此句是说:韩五从来未曾得仙人传授秘诀。不干:不相干。骊山母:此用唐时将军李筌遇骊山老母之事。《太平广记》卷六三《骊山姥》引《集仙传》载:李筌在嵩山得黄帝传下兵书《阴符经》,“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为说《阴符》之义。”这句是说:韩五的成就也与遇见骊山母无关。⑦谈笑起,两河路:轻松地收复了两河一带地方。谈笑:形容心情轻松。起,扶起,这里指收复失地。两河路:河北西路和河北东路。这是被敌人占领的地区。⑧少时棋柝曾联句:本句写年青时代的豪放生活。棋:下棋。柝(tuo拓)巡夜时所敲的木梆。联句:作诗的一种方式,一人一句,联成一首。本句化用唐·韩愈、李正封联句诗《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中李正封的诗句:“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⑨登楼揽镜:在盼望中蹉跎岁月。登楼:喻有所企望。揽镜:喻形容衰老。杜甫 《江上》:“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边上冲梯屡舞:意思是边境屡受敌军攻击,形势紧急。冲:冲车。梯:云梯。二者都是攻城的战具。《后汉书·公孙瓒传》:“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梯冲舞吾楼上,鼓角鸣于地中。” (11)君莫道投鞭虚语:您千万不要认为敌人渡江南侵只是吓唬人的假话。投鞭:投鞭断流以便渡江。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苻坚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12)一贤能制难:一个贤才便能解除危难。金汤:金城汤池。比喻坚强的防御设施。张许:张巡和许远。唐安史之乱时,二人死守睢阳。事见《旧唐书》卷一八七《忠义传》。本句是说:即使有了坚固的防线,没有顽强抗敌的将领又哪里能行? (13)快投笔,莫题柱:意思是不要再作空发感慨的书生,也不要追求功名富贵,应当投身到实际的抗敌斗争中去。投笔:此用班超投笔从戎故事。《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题柱:用司马相如故事。《华阳国志》载:汉·司马相如初入长安,过升仙桥,题其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唐·岑参《升仙桥诗》:“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
【译文】 国家命脉一发千钧几多危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敢旁观。心想从军报国俘敌酋,何时手里能把长缨揽?未必人间没有救国的好汉,谁肯把用人标准稍稍放宽?请看当年抗金名将韩世忠,不也是出身行伍好卑贱。哪里有仙人授兵书?也无关骊山老母来指点。收复失地只在谈笑之间,让河北两路生灵免遭涂炭。
少年豪气多么放诞。下棋到更深,联句赋诗篇。可叹如今人已老,登楼望天外,对镜悲日晚。多少报国好时机,一次二次总耽延。听说北国天正寒,前方战事好频繁。莫道敌人难渡江,挥师南侵岂妄言!自古皆知求贤士,一人足可挽狂澜。虽有城池若金汤,没有张巡、许远那样的勇将固守也枉然。快快投笔从军去,莫把功名富贵贪。
【集评】 现代·胡云翼:“这首词揭露了南宋边防空虚、统治阶级昏闇无能、国事岌岌可危的现实。前段以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出身行伍为例,主张从宽录用抗敌致胜的人才;后段指出敌寇猖獗的形势,要保卫边防不能只依靠险阻,主要是依靠人,依靠忠勇的英雄人物。最后呼吁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共赴国难。通篇忧国伤时,议论风发,用典似嫌太多,却起了形象化的作用。(《宋词选》)
【总案】 伤时忧边,一股爱国浩然正气扑面而来,一腔救国热望溢于言表。直陈国策,直抒胸臆,可见其情绪急切而不烦曲喻修饰;先称韩五,次言张许,可见其急欲效法前修时贤而不愿等待观望。对当局之用人决策失误,则公开表示失望与悲愤,同时也进行敦促与劝谏。通篇舍景言情,非但不显粗浅直白,反见其诚挚忠勇,爱国心切;全词用典较多,非但不觉堆积陈腐,反见其理据充沛,雄辩服人。宋人诗词或有以好用事而致繁芜者,每招人以讥评。如此词者,则其善用事之能得肯綮者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