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宋词鉴赏·《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3。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4



【释】

1.造口:即皂口,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

2.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东南。《舆地纪胜》卷三十二:“江南西路赣州南康郡,郁孤台在郡治,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冠冕一郡之形胜,而襟带千里之山川。”清江:指赣江。

3.长安:本汉、唐旧都,这里用作北宋都汴京的代称。

4.愁余:余,我;愁余即“使我发愁。”鹧鸪:鸟名,古人说它的叫声像说“行不得也哥哥。”这里暗指时势艰难。



【译】

郁孤台下

那不息的江水呵,

翻滚着

行人的血泪!

我翘首而望

那中原故都长安,

可叹,

中间隔阻着道道山峦。



青山呵,你遮得住

我的望眼,

却遮不住大江

浩荡奔腾流向东边。

江畔暮色

已使我

愁绪千端,

更那堪

那鹧鸪的声声啼叫

回荡在深山!



【评】

淳熙三年 (1176),词人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虔州,路过造口时,在壁上题下此词。

唐代宗时李勉出任江西观察使,曾登临郁孤台北望慨然,改郁孤为望阙台。苏轼有诗云:“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赣台前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辛词不仅用李勉事,寓自己北望之慨,而且同时用苏诗“孤云落日”、“长安”之典。

起首“郁孤台下清江水”以江水写起,承之以“中间多少行人泪”,遂使江水泪水成为一体,景语即情语。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分路追击高宗和隆裕太后,太后曾退至虔州。“行人泪”即指此。写水则有泪,写北望长安则有山。清山毕竟遮不住望眼,正如遮不住东流的江水,然而,眼前清山又毕竟在遮挡住人的望眼,更兼暮色降临,深山里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叫声。全词仅44字,却一气旋折,委曲往复,极具婉曲之美;而写山写水,亦是写悲写愤,“无数山水,无数悲愤”(沈际飞语)。

罗大经体会鹧鸪鸣声为: “恢复之事行不得”,俞平伯认为“过于着实,未免附会”,不过,行人所听鹧鸪之声为:“行不得也哥哥”,满怀恢复壮志却又不得实现的词人,听成“恢复之事行不得”,也可理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