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诗经·豳风》》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经·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流火〕七月,指夏历七月。周人用周历兼用夏历,故诗中周历、夏历并举。夏历的正月相当于周历的三月。火,星名,也称大火星,夏历五月黄昏时出现于正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六、七月后开始偏西向下移,所以叫七月流火。〔授衣〕将缝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做。〔一之日〕指周历一月的日子,相当于夏历十一月。下文的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依此类推。〔觱(bi)发(bo)〕大风呼叫声。〔栗烈〕即凛冽,形容天气寒冷。〔馌(ye)〕送饭。〔南亩〕田垄南北行的土地,这里泛指田地。〔田畯(jun)〕农官名,管理农田的农奴劳动。〔载阳〕开始温暖。〔仓庚〕鸟名,即黄莺。〔懿筐〕底儿很深的筐。〔微行〕小道。〔迟迟〕缓缓,指春天日长。〔蘩(fan)〕植物名,又名白蒿。〔祁祁〕众多的样子。〔殆〕恐怕。〔萑(huan)苇〕芦苇。这里指割苇子。〔斨(qiang)斧类,柄孔圆的叫斧,柄孔方的叫斨。〔远扬〕指长得长而高的桑枝。〔猗彼女桑〕猗同“掎”,牵引,指手拉着桑枝来采叶。女桑,柔桑。〔(jue)〕鸟名,又叫伯劳、子规、杜鹃。〔载玄载黄〕载,古关联词。玄,黑红色。黄,即黄色。指丝织品染成黑红色、黄色。〔我朱孔阳〕朱,红色。孔,非常,极其。阳,鲜明。是说我染的红色丝织品非常鲜明。〔秀葽(yao)〕远志结实。秀,植物结子。葽,草药名,今名远志。〔陨(yun)萚(tuo)〕草木落叶。〔同〕会合,指农奴聚集起来去打猎。〔言私其(zong)〕言,读如焉,句首语助词。豵一岁以下的小猪,这里泛指小兽。这句是说猎获的小野兽归自己所有。〔献豜(jian)于公〕豜,三岁的大猪,这里泛指大野兽,是说猎获的大野兽献给农奴主。〔斯螽(zhong)动股〕斯螽,虫名,蝗类鸣虫。动股,指斯螽两腿磨擦发出鸣声。〔莎(suo)鸡振羽〕莎鸡,虫名,即纺织娘。振羽,指纺织娘鼓翅发声。〔蚤〕同“早”。〔称彼兕(si)觥(gong)〕举起那兕牛角制成的大酒杯。

《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全面地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农奴凄苦生活的诗篇。诗人以四季节令为脉络,以农奴终年的艰辛劳动过程和实际生活状况为题材,凝练集中地勾划了西周农奴生活的画面。

诗章全篇通过一个农奴之口,诉说他们一年四季所从事的艰苦劳动,及其极贫苦的生活情景。诗篇开头即给人一幅凄苦的景象:“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寒气袭人,可农奴却无衣御寒,是农奴们不劳动吗?不是。“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农奴全家从正月就开始修理农具,准备春耕,阴历二月就举家劳动在田间,且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妇女们也从事繁忙的劳动,二、三章写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春天的美景宜人,但却没有给采桑女奴以欢乐,她们干着繁忙的劳动,心中还充满着失去人身保障的忧伤。“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女奴们一年采桑、养蚕绩麻、染色,辛苦创造出来的鲜艳丝麻织品,却都要“为公子裳”;男农奴“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也要“为公子裘”;而农奴们自己却是“无衣无褐”,只好凄惨地“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从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农奴们一年四季无闲暇之日,从“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至“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将收获的黍、稷、穋、重、禾、麻、菽、麦这些产品全部装进农奴主的仓库。农事完华,随后就要进宫听差:“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农奴还要为农奴主修盖房屋及围猎、凿冰、藏冰、献祭、祝寿。他们终年奔波,四季劳苦,但到头来却是“七月食瓜,八月断壶(摘葫芦),九月叔苴(收拾麻籽)。采荼薪樗(采摘苦菜吃,砍伐臭椿烧),食我农夫。”

诗篇描绘了当时农奴劳动和生活的真情实景,也反映着农奴对自身所受的剥削压榨的愤懑。尽管诗中所反映的农奴的思想情绪比较深沉,不象《魏风》中的《伐檀》和《硕鼠》等篇那样锋芒毕露,但它却宛如一幅画卷,真实地展示着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使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三千年前我国农奴被压榨的凄苦生活情景和农奴不满于社会现状的悲愤之情。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勾划了鲜明对立的形象,从而真实地反映了西周社会阶级剥削的实质。诗篇又采用素描的手法,不作夸张渲染,唯用简朴的语言铺写农奴四季紧张的劳动及衣食住等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桩桩事实,真切感人。诗人在直叙的同时,还融入了景物的描写,如写季节的变化,则写了蟋蟀按月“在野”、“在宇”、“在户”、“入我床下”的由远而近避寒取暖,更有力地表现了主题。诗人还用了不少叠音词和双声联绵词状物写景,如用“迟迟”形容春日之长,用“冲冲”形容凿冰劳动的紧张,用“觱发”形容严冬北风呼啸,用“栗烈”形容寒气袭人,用“肃霜”、“涤场”形容萧瑟的秋景等等,使诗章所呈现的情景更加真切,寓意也更加深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