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民歌·上声歌八首·其四》原文与赏析
三鼓染乌头,闻鼓白门里。揽裳抱履走,何冥不轻纪?
这首民歌,写采药女子对战争的反抗情绪。
“三鼓染乌头”,三鼓,古代战争中催征的战鼓,《尉缭子》说: “商,将鼓也,角,帅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则将帅伯其心一也。”染,传遍、传闻到之义。乌头,一种草药,即堇,《本草纲目》云: “乌子,四月采,春时茎初生,有脑,头如乌鸟之子,故谓之乌头。”这句说,女子正采药,听到了催征的战鼓。“闻鼓白门里”,指女子回到白门里后,仍听到鼓声,可见催战之急。白门,相当于城墙。《宋史·王俭传》曰: “宋世宫门外六门城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言: ‘白门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李白诗云: “驿亭三杨柳,正当白门下”。又,《魏志·吕布传》: “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苏轼曾写诗曰: “犹胜白门穷吕布,欲将鞍马事曹瞒”。“揽裳抱履走”,指女子听到战鼓后,急欲躲避的惊慌神态。“何冥不轻纪”,冥,暗、幽味不明,此指因战争而使社会混乱。纪,道、纲常。轻纪,犹轻视国家法纪、纲常,扰乱国家秩序,为害百姓。这句表现女子对战争的不满。
这首诗在南朝乐府民歌中极为特殊。首先,它反映了南朝动乱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广大人民对战争的反抗情绪以及他们渴望社会安定的思想。其次,在南朝的歌舞声色社会中,诗歌反映的是享乐安逸的社会生活,而本诗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改南朝文学浓重的脂粉气息。第三,艺术上,前二句从侧面极写战争的声势,后二句写女子的反应及心理怨望情绪,尤其是第三句“揽裳抱履走”,把女子在匆忙慌乱之中的情态,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