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民歌·十五从军征》原文与赏析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全诗通过对一位长期服役而无家可归的征夫悲惨情景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以及这种兵役制的不合理。
诗歌开篇直述其事。“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是总的描述老兵的遭遇。他从少小的时候就被迫去从军,一直到八十岁时才得以退伍还家。这位老兵几乎是从军终生。从这“十五”和 “八十”两个数字的鲜明对比中,就足以看出统治阶级是如何置士兵死活于不顾的,给人民带来了多么深重的灾难!他们穷兵黩武,老百姓被迫征调去从军,有多少人终生服役,出征不归!又有多少人陈尸沙场!这位老兵虽然得以归还,但可以想象出在这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涯中,他经受了多少殊死搏斗,饱尝了多少南征北战之苦!这里,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当时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及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这位八旬老兵没有战死沙场,又返回了乡里,无疑是幸运者了。长时间的远离家乡亲人,久戍未归,如今得以回还,怎不令他急不可耐!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这二句就表现了他这种急切的心情。他在归途中碰到一个乡邻,就问他: “我家中还有什么人?”从这一问话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位老兵自从十五岁出征,就与家里断绝了联系,这六十多年中家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是一无所知,因而急切地问乡人。他多么希望家人无恙,一切平安!然而他家的境况如何呢?“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两句是乡人的回答。这位乡人不愿把这残酷的事实告诉这位多年未归之人,但这又是无法掩盖的,于是他委婉地回答说:“远远看去,那片长着松树、柏树,一个连一个的荒坟,就是你原来的家所在地。”这等于说你家里已经没有活着的人了。这对这位老兵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啊!他多年服役,时时思念故里亲人,盼望与家人团聚,如今死里逃生,得以返回,映入眼帘的却是累累荒坟,这家破人亡的惨景怎能不令他悲痛欲绝,愤慨已极!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四句具体地描绘了老兵到家后所看到的荒凉景象。那里是野兔钻进了狗洞,野鸡在房梁上飞来飞去。堂前的院子里生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周围长着野生的葵菜。曾经是这位老兵生长生活的家园,如今是满目荒凉、零落残破。这里进一步揭露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深灾大难。
接着诗篇进一步描绘了老兵的行动及其悲痛的心情。“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舂谷,指用石臼春谷,使其脱去糠皮。他春好了野谷拿来做饭,采来葵菜拿来做汤。春谷做饭,采葵做汤,可送给谁去用呢?从此以后,再无家人与他同餐共饮了。老兵这种下意识动作,极好地衬托出他悲痛绝望、凄凉的心境。最后“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两句,进一步写出了征夫的悲痛心情。他走出大门,向东张望,满目凄凉,不禁泪流满面,沾显了衣裳。至此,一位年迈孤独、无所依托、目光呆滞的老兵形象跃然纸上。
此诗采取了写实的手法。全诗通过征夫所问、乡里人所答及征夫回家后的所见、所为的具体描写,反映了征夫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死活不顾的现实。诗里,没有丝毫的夸张,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松柏荒坟、野兔、野鸡、谷子、葵菜等。作品描写这些征夫所熟悉的东西,会唤起征夫的回忆,使人触景生动,产生伤感,更好地突出了主题。
此诗还采取了由远及近的描写。全诗随着征夫归乡的足迹,按征夫的视野所及,由远及近的描写。如征夫途中的询问,路上远看家中的景象,归乡后的所见所为,这样由远及近地进行描写,符合实情,因而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从中产生了无尽的联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