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这首诗推到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幻觉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迷离恍惚,朦胧莫辨的强烈感觉。
读完全诗,细加领略,可知作者是在惜春,然而始终未去一语道破,诗思婉转,构成了“远而不尽”的朦胧美的因素。
“春归何处?”问得直接;“寂寞无行路”,答得含糊——因为并没有指明春天到哪里去了。诗一开始就有着空濛绰约的风韵,激人从隐微中去追寻意蕴。这里,赋予春以动态,又赋予问春者以感情。春天的脚步停在什么地方,既然不甚明白,就要去问个清楚,这问的目的是为了将它找回来。那么,为什么要找回来呢?那还不是有感于春天孑然离去太寂寞的缘故吗?明明是作者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无处觅得安慰的寂寞,却偏不显言,以反跌手法来暗示其意,这就给人在理解时带来了迂曲的兴味。“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种奇思异想在超常中焕发出了浪漫主义的熠熠光彩!“若”字,说明作者对要得知春的讯息寄存着希望,而他企盼能与春作伴共度时光,实在痴呆得令人发笑。然而笑后,你又觉得其中有深藏的妙趣,这不是说明作者对春依恋不舍吗?后来秦观的名句“才始送春归,又送春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就曾从中得到启发,可见黄庭坚的这些佳句深得人们的赞赏。
如果真有人把春天“唤取归来”该多好呢,但这毕竟是个设想。正因为下了一个“若”字,就意味着其希望只不过在两可之间,给人以一个悬念。到了词的下片,接写“春无踪迹谁知?”不禁叫人感到作者的希望完全落空了!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感情一下子坠入到深渊,不再冀求幻想成为现实。可是转而去写“除非问取黄鹂”,希望又冒出来了,就象在幽隧中闪出了一道亮光,情绪为之一扬。黄鹂鸣翠柳,它是该知道“春归何处”的吧?不然!“百啭无人能解”,太可惜了,没有人听得懂它唱的是什么,那仍然无法得晓春的踪影,希望又沉下去了,好似燃起的一点火星很快就熄灭了。至最后,只见蔷薇被风吹得花落,作者终于意识到:春天已经归去了,不会回来了!
全诗写得如波滚涛翻,时起时伏,又如天色骤变,时晴时阴,显得尤为含蓄,尤为深刻,尤为形象。才说不知春在何处,又言或许有人知道;才说人不知春在何处,又言或许黄鹂知道,如此等等,究竟春在何处,一直是个疑惑,确是朦朦胧胧。然而,这种朦胧有别于晦涩玄虚。从诗的总的意向上可探知到诗人是通过希望——失望——绝望的心理历程,来表达惜春的深曲衷意。读者抓住诗人为美好事物的消失而沉思这豁然贯通的诗脉,是能够诱发出联想和想象,各有侧重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获得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的。诗人对某一个问题的哲理思考,与他的情绪感觉相碰撞而发出的思想火花,就是诗里不去俱陈的真意,这必须在揣摩领会中才能把握朦胧的韵外之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