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越中览古》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大体和《苏台览古》相同,也同是李白在以湖北安陆为生活中心时漫游吴、越所作。但两首诗中,诗人怀古的审美意象和思想结构各有不同,因之,艺术表现的手法也各有不同。这首诗中,李白是从古写到今,从人事写到景物;而《苏台览古》恰恰与此相反,是从当前的旧苑荒台写到昔时的吴王宫殿,从柳色、菱歌写到历史兴废。

作为诗的开头的古事,是春秋后期有名的吴越之争。勾践曾遭吴国侵略。后来刻苦自励,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志图恢复,终于报仇雪耻,灭了吴国。说来两国间的关系和战争的源源本本,内容纷繁,可到了李白诗中,只是锤炼成这样雄健浑凝、气象万千的两句:“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越军凯旋以后,勇敢的战士都脱了战袍,一起换上了因功受赏的锦衣了。衣锦而兼还乡,这已经表现出越国胜利氛围的洋溢,更何况又加上一个“尽”字,就更渲染出“义士”之多,功勋之大,实际也无异表现出越国胜利的威风凛凛。

越国的兴盛,写到这里,应该说是写足了。一般七绝诗的转折点多是安排在第三句,按理说写到这里,就可以掉转笔锋,改写由兴而废了。可我们这位脱略町畦、纵笔自如、不拘一格的浪漫主义诗人,偏偏不拘牵于常法,而喜为突破。原来越国凯旋景象在诗人浮想中是如此:美丽如花的宫女在越王宫殿里是那样轻盈曼妙地载歌载舞,殿中的欢乐气氛是那样春意盎然。宫女如花,宫殿生春,越王的志得意满该又是如何呢?这样,最后的由盛转衰就更显得水到渠成了。和吴宫一样,历史的大潮淘尽了越中的多少繁华!过去的欢欣、热闹,一切的美好气氛,包括复国的成功,凯旋的得意,征人还家时的自豪,王宫里的喜气洋洋,终于都化为泡影。特别是统摄全诗的越王——这位吃大苦、报大仇、灭大敌、以“卧薪尝胆”传名后世的国王,这一个在诗一开头就出台的人物形象,实际上成为了凄凉结尾的最主要的反衬。诚一世之雄也,可现在呢,越王和他统属的一切都杳然无踪了,唯一能见到的只是在“春殿”故址,还有鹧鸪鸟在飞翔。……

人们憧憬的某种事物幻灭了,代之而起的却是另一种事物,一时意想不到的,同幻灭事物有某些内在联系从而有可能引起人们对幻灭事物更多的萦念和缅想的,这就更富有诗情画意和味外之味,也就更引起人们对宇宙的变化的哲理思考了,比如说,在刘禹锡笔下,煊赫异常的“王谢堂前”诚然连断壁也已难寻,可眼前恰飞来了燕子,那也许是曾经在这些贵族人家梁上栖身过的燕子吧。韦庄的《金陵图》诗中,六代豪华诚然如梦,但亲眼看过六代豪华的台城柳色,不是还依旧烟笼于十里长堤之上吗?鹧鸪,燕子,杨柳,是一组;越王台,王、谢堂前,六朝,又是一组。这一对参照系,形成了“存在”和“幻灭”的对比,并以眼前存在着的事物的萧瑟气氛,烘托出“幻灭”的封建王朝曾经一味贪恋繁华而最后落得如梦如烟的空虚之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