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苏询:《辨奸论》),洞微而知幾,方显出观察力之精深。这首诗写新春景色,以嫩柳为描写对象,可谓精警俊峭。开首不说自己而说“诗家”,是泛指,也是从个别到一般,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在内。“清景”是对“新春”景色特点的高度概括,是清幽,是清峭,也是清俊,或者说唯其幽而峭才显出俊,这就将地处北方的长安城东早春景象写得入木三分。二句是对首句的申说,也是对“清景”的具体描述,即由一般又说到个别。春寒料峭,冬梅已谢,百卉未萌,唯新柳才黄,吐出了少许嫩芽,且“半未匀”,看去只是星星点点而已,这不正是“清景”的幽峭之中的俊么?“惜春常怕花开早”,这才显出了新柳嫩黄的可喜可贵,也正是诗人咏早春的心境。宋人杨万里咏柳云:“百尺柳条拂银塘,不爱深绿只浅黄。非为柳枝能蘸水,水中倒影引他长”,正是早春引发诗人们感奋的绝好印证。
如果说头两句是因景而生情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因情而造景了。“若待”引发了诗人的想象,即由早春之景,设想到深春之景。上林即上林苑,本是秦朝旧苑,后汉武帝增而广之,故址在长安城西北。唐时禁苑在宫城北,此处以上林苑代指唐禁苑,又以禁苑代指长安城。这两句是说,等到整个长安花开如锦的春浓之日,所到之处尽是出门赏花之人,那时也就毫无早春乍到的新鲜感了。这与头两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诗人对早春景象的喜爱。但是,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也许是因为诗家以嫩柳状早春者所在多有,后两句反倒在平易中显出新奇,久久为人所传诵,成了写浓春的名句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