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格
春愁正满落花天,不见王孙又几年。
添得湖山今日泪,玉箫吹断鹧鸪烟。
恽格,字南田,清初画家、诗人,诗风超逸,为毗陵六逸之首。同,指与别人作同一题目的诗或依韵和诗。李非夏,即李因笃,清初诗人。此诗伤春怀人,当有所寄托和隐喻。
首句“春愁正满落花天”,开门见山,直把“春愁”推到读者面前。同时为全诗定下了“愁”这种怅然悲哀的基调。伤春,是我国古诗中一个大题材,不少诗人都有伤春之作。辛弃疾词:“惜春常恨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更道出暮春时伤春的心境。诗中的伤春,正是满天落花的时候,于是春愁和落花融成一体。满天的落花恰似作者的春愁,作者的春愁又恰似这满天的落花。“满天”二字,使整个诗境扩大,又和“晚眺”二字相呼应。湖山晚眺,登高临远,又暗中交代落花以外尚有春水,此时又正值“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暮春向晚,以作者的愁来晚眺,自然是所见皆愁了。二句“不见王孙又几年”,紧接伤春的基调实写怀人。王孙,《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泛指行者游人,此处指作者所怀之人。一个“又”字,点出别离的久远,更透出作者怀人不见的怅然心绪。在第一句伤感的底色上又涂上了浓浓的一笔,读来更觉凄凉。第一、二句的感伤和怅然,在第三句中转成了催人泪下的悲哀。伤春怀人,偏偏在这暮春的向晚,又偏偏临着这易主的湖山。怎能不使作者感叹万分潸然泣下呢?“添得湖山今日泪”是易主的湖山为此情景添增了悲哀和眼泪。至此,作者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了。这悲哀又怎能用一个愁字一个泪字来概括呢?正是这无法排泄的悲伤引出无可奈何的结句“玉萧吹断鹧鸪烟”,权且让这幽咽的箫声吹去这恼人的春色吧。“鹧鸪烟”指春色。“吹断”,意为吹萧难以成曲,可见作者的愁绪和悲哀。落花中听箫咽,箫咽中看落花,诗人的悲哀变得更浓,更长,更难以抛开了。诗在箫声中结束,也正是在箫声的如泣如诉的幽咽中给人留下余音和回味。
本诗围着愁字,层层渲染烘托,情感层层加深。又以箫声的幽咽结尾,有形有色有声更拓宽了诗的意境,使全诗意味无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