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时值暮春,诗人来到浐水渡头为离京的友人送别。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北流绕长安城东而过,会灞水后,东流入渭水。唐时,浐、灞二水皆为出京送别之地,送人至此,或折柳相赠,或赋诗作别,此为当时文人之习尚。韩琮所送何人,现已无法考知,但肯定是位功名失意的朋友。
起句“绿暗红稀”,描绘的是暮春景色:绿叶成荫,故谓“绿暗”;红花已少,故谓“红稀”。这里不单是为点明送别的时序,同时有意用“暗”与“稀”为眼前之景涂上一层黯淡的色彩,烘托出送别人此刻抑郁不快的心境。“凤城”即京城长安。诗人不快的原因,自然是友人的“出凤城”,这就暗应了“送别”的诗题。将送别的时令、景色、地点、感情压缩在一句诗中,可领略到作者非同寻常的炼字功力。在结构上,此句为以下的抒情蓄势。
诗的次句转入抒情。“暮云”的“暮”,不应理解为送别的具体时间,这里写的是诗人由送别而联想到友人即将经受着晨迎晓风、夕披暮云的旅途之苦。“暮云”与“楼阁”相对,实际是喻指读书人可能得到的两种不同境遇:或功名未遂,奔波四海,经受失意之苦;或功成名就,出入庙堂,安享得意之荣。而得失只差毫厘,荣枯不啻霄壤,所以古往今来,它紧紧地牵动着读书人的心。“楼阁”既隐喻庙堂,“暮云”则当指黄昏,所以这“古今情”中,既有得失荣枯之情,也含千古兴亡之感。诗人用得失荣枯的常情劝慰友人不必为功名所误,同时也暗示王朝已近黄昏,更可不必为之留恋。言婉辞曲,情真意切。
诗的三、四句紧承“功名误人”的诗意加以浓染。“行人”,指即将远行的友人。诗人劝友人不要再听这宫前的河水声了(意谓不必再留恋这京师的仕途),因为“流尽年光是此声”啊!古往今来,有多少才智之士为跨越这宫前水求取功名,而皓首穷经,虚掷年华;又有多少有为高人,为跨越这宫前水干禄仕进,而屈辱一生!正是这条宫前水,不仅流尽了才人志士的大好韶光,也将流尽唐王朝江河日下的国运。“凤城”这个名缰利索之地,消磨了古今几许英才,何足恋恋!
历来的送别诗多为伤离恨别之辞,而此诗摈弃了歧路沾巾的常态,借“绿暗”、“红稀”、“暮云”、“楼阁”及“宫前水”等一组形象,将朋友关切之情,功名误人之感,人世沧桑之叹,天下兴亡之慨,有机地组织在一首短诗中,收到了含蕴深曲、意境恢弘、清新别致的艺术效果。而这些,是作者借助情景交融的技巧体现出来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