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乡思》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愁因薄暮起”、“日暮客愁新”(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宿建德江》),黄昏本是最易引起乡思客愁的时刻。这首诗所写的,正是黄昏望乡而不见的浓郁离愁。全诗的妙处一是在于出语的吞吐蝉联、用意的层层推进;二是在于暗色的运用、色调的变换。

先说第一点。首两句中先藏有一个“推进”:“人言落日是天涯”,可我呢,却“望极天涯不见家”,这就表现了家比“天涯”更要遥远无际的心理感受。下两句中又藏有另一个“推进”:“已恨碧山相阻隔”,可谁知道碧山还被暮云遮”!这双重的“阻隔”就使“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怅惘感得到了加倍的渲染与浓化。在短短四句之中连用两层推进,而且,由于它巧妙地利用了既蝉联、又吞吐的句法(如头两句中先说“人言落日是天涯”,又说“天涯”望极而“不见家”;三、四句先说“已恨碧山……”,又说“碧山还被……”,就都用的此种句式),因而使得全诗的意脉既显得曲折层深,又显得一气呵成。

再说第二点。全诗四句,基本笼罩在一片暗淡的色彩中间,这和离人思乡的黯然心境是相一致的。不过,其中的色调却又悄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换。如首句中的“落日”,显示出黄昏虽临却还有余晖映照的光照度;但因着夕阳西下,暮色渐浓,故而青山终于变“碧”(暗青色);待到末句所出现的“暮云”,则天空已被苍茫黯黑的夜色遮掩住了。这种色调上的变换,正形象地展示了诗人乡思的更趋深浓。

李觏所写的这首小诗,在当时颇有名气。据宋人赵与时《宾退录》记载:李觏作《乡思》一绝,“识者曰:‘此诗有重重障碍,李君其不偶乎?’后果如其言。”考之史料,作者于庆历二年(1042)曾举“茂才异等”科,后不第而归。这里所说的“不偶”,恐即指的此事——当然我们不会相信那位“识者”把诗当作“谶语”的迷信说法,但他所指出的该诗中有“重重障碍”,倒也说中了它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因着两层“推进”而造成了遥远的空间阻隔感(指行人与家乡的空间阻隔)。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