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就·满江红》原文赏析
秋望感旧
极目天涯,斜阳下、暮云凝碧。渺愁予,残山剩水,沉沙折戟。鹦鹉芳洲秋水满,蒹葭南浦霜华白。卷西风、一阵落苍烟,神鸦黑。青溪上,江郎宅;西州路,羊昙客。把风流文采,尽情销歇。欲洗旧愁凭酒盏,青天为我留明月。唤渔翁、一叶破沧浪,横吹笛。
这是一首秋日远望、感旧伤怀的词,“愁”字统摄全篇,抒发了词人因明王朝覆亡而产生的怀旧感伤的情怀。
词以“极目”开篇,径直扣合词题“秋望感旧”。上片均为“极目”远望所见的景物,词句隐括了很多前代文人的诗文名句,因而各种景物都寓有特定的含意,意象鲜明。“斜阳下、暮云凝碧”,用江淹《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句意。“渺愁予”三句,是说凝目远望,秋天草木凋零、河水枯竭的山水,曾经深埋前朝折戟的沙滩,种种景象都触发词人的愁怀。“渺愁予”,糅合屈原《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和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余怀”的句意。“残山剩水”,用辛弃疾《贺新郎》“剩水残山无态度”成句,然而比辛词的原意进了一层,不仅表示秋冬山水的形貌,还含有经过战乱后剩余的山水的意思。“沉沙折戟”,用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消”成句,寓有深沉的盛衰之感。“鹦鹉芳洲”二句,描写秋水茫茫、蒹葭苍苍的景色,景中含有送别怀远的情思。鹦鹉芳洲,语出李白《鹦鹉洲》:“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洲在汉阳府城(今湖北省武汉市)西南二里大江中,本词借指金陵附近的洲渚。蒹葭,隐括《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南浦,见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代诗文中泛称之为送别的地方。“卷西风”二句,望见远处西风卷来一阵苍烟,飞近一看,却不是苍烟,是黑压压一片的神鸦。在金陵附近的瓜步山(今江苏省六合县东南)上,筑有元魏拓跋焘的祠堂,神鸦都飞来啄食祭品。陆游《入蜀记》:“瓜步山蜿蜒蟠伏,临江起小峰,颇巉峻,绝顶有元魏太武庙。”辛弃疾《永遇乐》词云:“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许大就身处明末清初,望见远处的瓜步山,睹物伤神,联想起辛词的悲叹,想象到瓜步山上的一片神鸦,因而将它们写入自己的词里。时代虽说迭经变迁,而许大就发抒的哀伤悲愁和稼轩当日的情思,却是息息相通的。上片词意分三个层次,逐层抒写“感旧”的情怀。“渺愁予”三句是一层,词句中蕴含着国家兴亡的感喟。芳洲水满,南浦霜白,在凄清的水边,词人曾以无奈的愁思送别过“伊人”——一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是二层。神鸦飞舞,敌人的庙宇里,祭典热闹,勾引起词人丧家失国的无限悲痛,这是三层。可见“感旧”的“旧”,便是故国、旧友;故国不存,旧友远去,难怪词人悲愤填膺,旧愁难消。
下片仍然从“秋望”落笔,紧绾“感旧”。“青溪上”六句,连用江淹、羊昙两则典故,扣住金陵的地望,六朝的兴亡,抒发愁绪。“青溪上,江郎宅”,梁代的江淹,建宅青溪边,他富有文采,才思敏捷,擅诗赋。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江淹才尽”的典故,和上片两处运化江淹的诗文句意,遥遥呼应,可见词人运化前人句意,是别具艺术匠心,不是随意拈用的。“西州路,羊昙客”,羊昙,是东晋谢安之甥,多才艺。谢安死,昙悲痛不已,走路不愿经过谢安的西州路旧居。一日,醉后行经其地,知道后,悲吟曹植诗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事见《晋书·谢安传》。这六句是说旧友、故国不可得见,也就没有情趣去施展风流文采,要象江淹那样搁置诗笔;要尽情销歇羊昙那种深挚的情思。秋天日暮,云烟苍茫,残山剩水,旧址遗迹,满目凄怆,满怀愁绪。这时,浇愁唯有酒盏,把酒还需明月,于是,词人写出“欲洗旧愁凭酒盏,青天为我留明月”的绝妙诗境。这种境界,前代诗词作家早已写过,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本词词意固然来自李诗苏词,但略一转换,将“青天”拟人化,写天帝有意为我留下明月,伴我痛饮,解我愁怀,意境愈觉超逸。结尾处,宕开一笔:“唤渔翁、一叶破沧浪,横吹笛。”词笔离开了“感旧”的主旨,不再言“愁”,却想象乘坐一叶扁舟,荡漾于苍茫的大江中,吹奏横笛。词的结句,含蓄而富有韵味,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思考的余地。
词家写景,或则以景寓情,则景物皆融“我”的情感;或则以情取景,则以“我”的情感作为选景的标准。许大就《满江红》词以“愁予”为词眼,在远望所见的景物中,选取了若干足以“献愁供恨”的意象,通过上下片的布局、结构,逐层摅写自己“感旧”的情感,景语、情语,融为一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