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能·浣溪沙》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献能·浣溪沙》原文赏析

河中环胜楼感怀

垂柳阴阴水拍堤,欲穷远目望还迷。平芜尽处暮天低。

万里中原犹北顾,十年长路却西归。倚楼怀抱有谁知。

河中,今山西永济县,作者的家乡。环胜楼在县境内。

上片记登楼所见。

“垂柳”句写近眺。“垂柳”,低下头的柳。“阴阴”,显得幽暗,大约这一天是阴天。垂柳还布着阴阴,当然不是秋季,但已给人以阴沉沉之感。环胜楼大约面临着河,河边没有游人,“水拍堤”,水只是重复着一个单调的拍打堤岸的动作,阴沉之中带着几分萧条和寂寞。

第二三两句写远眺。“欲”,想。“穷远目”,要尽自己的目力向远望去。这里运用了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登楼远眺的名句——“欲穷千里目”,自然贴切。“望”,写动作。“还”,包含了比较。作者在没有上楼前,也曾远眺,“还”就包括了这个潜台词。“迷”,迷濛一片,看不清楚,这是一层意思。“迷”,迷惘,因为看不清楚,心里就空落落、沉甸甸的,这又是一层意思。楼下远眺如此,楼上远眺还是如此。楼下楼上,没有什么差别。尽管这样,作者还是尽力远望。“芜”,丛生的草。“平芜”指草原。作者在楼上,只能见到茫茫草原的尽头是天,仍是不清楚。“暮”,点明时间。“低”,低沉。正因为暮,天就显得更低,加重了压抑感。

下片抒怀。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因为受到了北方强大的蒙古武力的压迫,迁都开封。在这以后,国事日非,危机四伏。“万里”句抒发了这种忧虑。“北顾”,注视着北方的蒙古。值得注意的是“犹”字。万里中原为国家所有,不是人力不充足,不是资源不丰富,而今天,落到个朝不保夕的地步。作为金国臣民,是一种奇耻大辱。可是,事实已经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犹”字中还包含着无限辛酸,这个“犹”字和上片的“还”字,意境广阔,说明作者是锤炼字词的高手,非寻常流辈所及,有着深厚的艺术功底。“十年”句写回家。贞祐三年,金朝特赐作者词赋进士,廷试第一。入翰苑,凡十年。在这以后不久,以镇南军节度副使充河中经历。作者回家,大约是充河中经历时事。金国这时已风雨飘摇。“长路”,漫长的道路。作者本意不愿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回到家乡,而形势所迫,国家命运所系,不得不回。“却”字写出了此种心境。

结尾“倚楼”自然点题。作者倚靠着环胜楼,想到国家前途,忧心忡忡,这是上面说出了的。这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这就是: 作者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满腹经纶,得不到施展。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句中所说的“怀抱”。“有谁知”,以问出之,肯定答复即在其中: 没有人了解。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寂寞、凄苦,而是有着满腔悲愤。格调深沉,是金词中难得的佳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