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短歌行

(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现存曹操的《短歌行》二首,其二“周西伯昌”,是回击政敌说他“有不逊之志”的攻击的,表明自己并无取代汉室的野心。这里我们选了第一首。这两首诗,其一抒发了自己平定天下,统一国家的政治抱负;其二表白自己要象周文王事殷一样诚心臣服汉帝。写这样的诗来表明态度,对于正在进行统一大业的曹操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澄清舆论,赢得更多的拥护;另一方面可以笼络人心,争取更多的贤才来辅佐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很懂得自己诗作的功利意义,或者说他把诗歌创作也纳入了为实施政治谋略的统一考虑之中。

同任何聪明的、成熟的政治家一样,曹操很注意“任人”问题同事业成败的密切关系。《薤露行》中,他就指出了“所任不良”的惨痛教训。他深知,要建功立业,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必须广罗人才来辅佐自己。为了求得贤士,他接连下了《求贤令》(210年)、《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 214年)、《举贤勿拘品行令》( 217年)等正式文件,提出了“唯才是举”的主张。

这首诗大约作于颁布《求贤令》前不久,那时曹操在赤壁之战( 208年)中被孙刘联军打败,他感到自己的统一事业面临着巨大障碍,只有尽快招纳更多人才,壮大力量,才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全诗可分为几层意思。从“对酒当歌”到“难有杜康”八句,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曲折的心理状态。他戎马倥偬,半生已过,而平定天下的心愿却仍未实现,反而遭到了赤壁大败。他痛感人生短促,因而发出了“人生几何”的深沉慨叹,并想用酒来冲淡那“去日苦多”的“忧思”。这正是一位诗人和英雄在当时情境下心绪的真实写照。郭沫若赞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用这句话来评曹操,似乎也很恰当。不过,从“青青子衿”八句,进一步写出了他的英雄本色。他并未沉沦于“年华易逝”的消极感伤之中,而想到了任用贤才以成事业的抱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头两句。衿,古代衣服的领子,周代学生的衣领是青色的,曹操用此来指代贤才。这四句是说思念贤才而带来了满腹惆怅。 “呦呦鹿鸣”四句,是《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头四句,原诗是宴请宾客时唱的,曹操用来美化自己的饮宴和抒发因得到人才的欢快心情,暗示自己将给予贤士以很高的礼遇。 “明明如月”四句是说,光辉如朗月的事业,不知何日方能得手,因此又产生“不可断绝”的第二层“忧思”,这属于英雄“事业未成”的忧思,也可以说是“国忧”吧,它比第一层因感“岁不我予”的诗人忧思,更为广大和急切。这两种忧思的不同,曹操自己曾有说明。他在《秋胡行》其二中就说自己“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他认为“存亡有命,虑之为蚩”,因此,生如朝露之忧,还可以用“杜康”加以排解,而“世不治”之忧,却“不可断绝”了。 “越陌度阡”四句,是对于贤士来归之后礼貌地相处,欢乐地谈饮,重温旧谊的形象、细致的描写。 “月明星稀”四句,研究界有不同解说,有说是比喻人民流亡,有说是客观写景,有说比喻人材北走南驰,曹操号召他们都向自己靠拢,实现“天下归心”。从后面曹操自诩有山、海之量和象周公一样礼贤下士的作风来分析,后一种解释似较合适。

这首诗在深沉的忧虑中激荡着一种慷慨昂扬的激情,反映出在那混乱的现实中建功立业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念。本诗的一个特点,是信手引经据典,用来却不露痕迹,表明曹操的文化修养是很深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他: “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大概是真实的。在本首诗中,诗人采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有叙事,有抒情,有比喻,有联想,有景物描写,通过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旋起伏的心绪,复杂万端的感慨,无论是他的壮心,还是他的忧愁,都一齐跃然纸上,给人以巨大感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