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杂诗

(其一)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张协《杂诗》共十首,这是第一首,即时咏物,吟叹闺愁,而有君子情,忧世意。它取景摄象,鲜明简洁;清词丽句,生动省净;含蓄兴寄,耐人寻味。

诗从时令物候写起。这是临近仲秋的夜晚,一阵凉风吹来,清爽快意,荡涤白天暑余的闷热浊气。诗人自己的感受如此。然而他听到了、看到了大自然气候变动中的另一番鸣声动向。 “蜻蛚”就是蟋蟀。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诗经·豳风·七月》)。出于生存的驱使,它们本能地敏感到寒冷的侵袭,从田野躲往宅院的台阶下来,发出向往温暖的呻吟。 “飞蛾”就是灯蛾,有翅能飞, 夜出爱亮。夏秋之际, “天地郁蒸, 日月昏茫,烛曜庭宇,灯朗幽房,纷纷群飞,翩翩来翔”(晋支昙谛《扑火蛾赋》)。由于理想的追求,它们本性地扑向灯烛,不顾身死,意图博得黑夜里一点光明。诗人耳闻目睹了这类遭际。由已及物,两相比较,同一时令运迁,气候变化,不同生活处境,向往追求,使诗人的仁者之情,志士之忧, 蕴藉言外,心曲自见。所以起四句写时令物,仿佛如常,却用比兴, 有寄托,含蓄深长。于是引出了君子、佳人的离愁的咏叹。

“君子”即谓游子, “佳人”泛指思妇。从首四句的兴寄,不难理解,诗人关心的是那些象蜻蛚、飞蛾一样向往温暖、追求光明的下层人们,那些在时势变动中依然要为生存发展而奔波奋斗的人们,也就是西晋门阀制度统治下的寒门庶族之家。他们被遣服役远方,丈夫离家,妻子独宿,家室不完,团聚无期,命运不由自主。他们希望过,盼望过,然而“离居几何时”?分离了多少时间?还要分离几多日月?他们无望而且习于无望。 “钻燧”是钻木取火。据说,不同时节取火是钻不同的树木的。取火为了生活,意味着生活只是习常度日,不复期待。所以不是长夜如年,日子难过,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时光流逝。只不过在钻木取不得火时,佳人才发觉时光过得太快了,又得换种树木取火了。希望的追求被无望的习惯取代,沉闷而麻木,甚至没有蜻蛚的哀鸣,更没有飞蛾的奋斗。所以诗人由物及人,感叹的不止于游子思妇的离愁,而是更进一层,感慨远役无归所造成的沉闷无望的社会心理和情绪。从而把世乱的忧伤凝结其中,令人吟味,发人深思。

佳人无望,心灰意懒,不再料理,不复企盼,几乎不见活动的迹象。然而大自然照常运行,草木昆虫仍自生长,秋草茂密繁荣,青苔滋生蔓延,蜘蛛四处结网。于是好端端的夫妻欢聚的人家,仿佛变成寂寥荒芜的废弃宅园,变成草木昆虫的自由天地。人的活动消失了,大自然的恩赐便从草木昆虫的活动中体现出来。所以诗人写佳人懒散无聊,仿佛用草苔蜘蛛来渲染,而其实深有感慨。这家园荒芜,不难令人想见国家不振,想到世乱不治,感到人民无望,人心涣散。这就是诗人再由人及物,而发出“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的深沉的忧伤,点明诗人从物候想到的是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治乱,不仅仅是一般的离愁。

《晋书》本传(附见《张载传》)说: “于时天下已乱,所在寇盗。协遂弃绝人事,屏居草泽,守道不竟,以属咏自娱。”《杂诗》当是归隐后所作。从上述分析,亦可见这诗的明显特点是清醒的思想认识和精心的艺术提炼。它的艺术构思是从明确的主题思想出发,采用传统的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以形象而精炼的诗歌语言表达出来。因而它的结构齐整简洁;每四句一个层次,前四句与后四句衔接自然,而留有余地;最后二句点出主题思想。它的比兴运用,也随诗情而适意自如。全诗以君子佳人即男女之情以寄君国之愁,有楚辞传统意味;而首四句的兴起,又用时令物候,有《诗经·国风》的传统手法,兼有楚辞悲秋的情调。因此,全诗既有佳人离愁的完整抒情形象,又有时令物候、居室环境的一系列具体情景,从而使整首诗具有丰富而鲜明的形象性和抒情性,读来意蕴不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诗的语言和声韵上也有突出的特色。其一是动词的使用,精确而富情态,如“吟阶下”, “拂明烛”, “几何时”, “忽改木”, “依空墙”, “网四屋”,动词“吟”、 “拂”、 “几”、 “忽”、“依”、“网”都充分发挥了古汉语词性灵活的特点,兼具形容表情的作用。其二是全诗用仄韵,顿促而低落,使全诗的情韵显得自然沉郁,十分谐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