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周语上)
厉王虐
【1】,国人谤王
【2】。召公
【3】告王曰:“民不堪命矣
【4】!”王怒,得卫巫
【5】,使监谤者
【6】,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7】。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8】。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
【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
【10】,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
【11】,决之使导
【12】;为民者,宣
【13】之使言。故天子听政
【14】,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15】,瞽献曲
【16】,史献书
【17】,师箴
【18】,瞍赋
【19】,矇诵
【20】,百工谏
【21】,庶人传语
【22】,近臣尽规
【23】,亲戚补察
【24】,瞽史教诲
【25】,耆艾修之
【26】,而后王斟酌焉
【27】,是以事行而不悖
【28】。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29】,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30】,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31】。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32】,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33】。
【注释】
【1】厉王:周厉王,名胡,为周夷王之子、周穆王之孙。虐:残暴。
【2】谤:议论、责备。
【3】召(shao)公:召穆公,名虎,召康公之后,为王卿士。
【4】不堪: 受不了, 不能忍受。 命虐, 故不堪。
【5】 卫巫: 卫国的巫祝。
【6】使监谤者: 监, 察也。 以巫有神灵, 有谤者则能察知。
【7】 道路以目: (国人) 在道路上相遇, 只以眼神示意而已。 形容国人敢怒不敢言。
【8】 弭 (mi): 止, 消除。
【9】 障: 防, 阻隔。
【10】壅: 堵塞。 溃: 冲破、 崩溃, 水势横暴四出也。
【11】为川者: 治水的人。
【12】决: 决开堤口。 导: 通, 疏导。
【13】 宣: 放开, 开导。
【14】 听政: 处理政事。
【15】 公卿: 三公九卿, 指朝廷的大臣, 列士: 古之官员称士, 位高者称列士。 献诗: 陈示讽谕朝政的诗篇。
【16】 瞽: 盲人, 指乐官, 由时乐官多由盲人充当。 献曲: 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
【17】史: 史官。 外史。 书: 三皇五帝之书, 以古往政治得失为鉴。
【18】 师箴: 少师进献箴言, 以正得失。 师: 少师, 一种乐官, 箴:箴言, 劝戒之言, 似格言。
【19】 瞍 (sou): 无眸之盲人。 赋: 朗诵。
【20】 矇: 有眸之盲人。 诵: 诵读。
【21】 百工: 各种手工艺者。 泛指各界人士。
【22】 庶人: 平民百姓。 传语: 把意见间接地传给国王。 庶人卑贱,语不能自达, 相传语以闻于王。
【23】 规: 规劝, 进谏。
【24】 亲戚: 与国王同宗的大臣。 补察: 补过察政。 弥补王之过, 监督王之行。
【25】瞽: 太师, 掌管音乐的官。 史: 太史, 掌管礼法的官。
【26】 耆, 艾: 古称六十岁者为耆, 五十岁者为艾。 修之: 修饰整理那些谏言。
【27】斟: 取也。 酌: 行也。 采纳施行。
【28】 因此所行之事, 皆合于理。 悖: 违背, 谬误。
【29】原: 广平之地曰原。 隰 (xi): 低湿之地曰隰。 衍: 低平之地曰衍。 沃: 肥美之地曰沃。
【30】 善: 好事。 败: 坏事。 兴, 显现。
【31】行善: 推行好事。备败: 防范坏事。 阜: 增多, 丰富。
【32】成而行之:考虑成熟后, 自然流露出来。行,此处有流露之意。
【33】流:放逐。彘 (zhi):晋国地名,在今之山西霍县境内,
【赏析】
《召公谏厉王止谤》是《国语》中的一篇短文,说的是对人民的议论只宜疏导不可压制的道理,颇有见地。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提出这样的主张,堪称难能可贵。
文章简练精当、妙语传神,叙述了召公谏厉王止谤的经过,并和盘托出了召公有关疏导民言的精辟见解。召公即召穆公,是周厉王的卿士,他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作法危害甚烈,而“宣之使言”才是正确有效的措施。然而周厉王并没有听从召公的劝告,以致最后失去民心,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文章指出了实行“广开言路”对于统治者的重要性,在叙述行文中寓入了深刻的哲理,以垂警后人。
文章采用了典型的“三段式”,层次十分清晰。
第一段写的是召公谏厉王前的情况。开篇之语是“厉王虐,国人谤王”,虐,即残暴。谤,是议论、责备之意。寥寥七字即提纲挈领地交待了背景情况和事情的起由。一个“虐”字,胜于千言,又一个“谤”字,与“虐”字相呼应,说明谤由虐起,事出必然,为厉王的失败埋下伏笔。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矛盾,大有剑拔弩张之势,造成悬念,使人不能不急切地读下去。同时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基调,总领了全文。作者采取开门见山之法,一语入题,节奏明快,掷地有声,气势非凡,虽只七字,却实在是一石三鸟、不同凡响的精辟之语,已使读者领略到不少妙处。下面紧接着写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进一步道出“虐”的严重后果。召公在这里已向厉王发出告诫,厉王却未能从善,反而违背民意,一意孤行,愈加采取暴力手段进行镇压:“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以“杀”的手段来“止谤”,可谓穷凶极恶,当然可暂时收到效果,于是,“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这九个字形象地刻画出人民大众在高压下的心态:非但不敢谤,连谈话都不敢了;路上相遇,只能以眼神相意会。非无言也,是不敢也,正所谓敢怒而不敢言,真乃神来之笔。这里的“道路以目”四字传神毕肖,写尽箝口不敢言、民不堪命之状,正在阿堵中。从这一段最后所描写的情景看,“谤”是“止”了,但谁都知道, 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国风若此,焉能不亡?厉王的这种“止谤”,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危机,引发出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第二段,写的是召公向厉王进谏的内容。起笔首先用“王喜”二字与上段的“王怒”相呼应。 这一“怒”一“喜”, 便鲜明地勾画出一个暴君的昏聩形象。 可悲的是, 厉王喜的只是一时之表面现象, 以至自认为“吾能弭谤象。 可悲的是, 厉王喜的只是一时之表面现象, 以至自认为“吾能弭谤矣, 乃不敢言。”反动统治者往往只相信自己的权势, 而看不到人民的力量, 及到明白“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的道理, 则为时已晚矣。 我们还是听听召公的高见吧。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样“止谤”其实是“障” (即阻止)的办法, 非民无言也, 是障之而使不得宣泄也。 随后, 召公使用了一个极精当的比喻:“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真是振聋发聩之语! 他以民口比川,川尚不可防, 而民口尤甚。 召公又以这一设喻的基点, 生发开去, 进一步阐明了“川壅而溃”的危害, 提出“为川者, 决之使导; 为民者, 宣之使言”的政治主张, 从而点明本篇主旨。 下面, 文章以“故天子听政”一句总领,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 由于广开了各界的言路, 经斟酌取舍补察时政, 统治者便可“事行而不悖”, 也就是使政策能够不违背真理。 不仅不能压制言论、 闭目塞听, 还应该宣之使言, 更进而纳其所言, 这是一个统治者应当明白的起码道理。 这里历举了许多统治者听言求治的方法,句句与“监谤、 弭谤, 使民不敢言”的方法相反, 可谓针锋相对。 这一层是从“王”的角度来写的, 下一层则从“民”的角度讲述“宣之使言”的必要性。因为“民之有口, 犹土之有山川也。”人类的财富都从这里出来, 人类的衣食都从这里产生, 如果能放开让人民讲话, 那么, 政事的好坏都能从中反映出来, 好的推行, 坏的防范, 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行善而备败”, 国家也就能兴旺发达了。“夫民, 虑之于心, 而宣之于口, 成而行之。”怎么能去封锁禁锢呢? 如果非要“壅其口”, 又能堵塞多久呢? 连用两句反诘, 可谓语重心长。 这一段以大量篇幅写召公的谏言, 滔滔不绝, 一气呵成, 一泻千里, 将其观点抒发得淋漓尽致, 既有气势, 又有说服力, 表达出召公观点正确, 词锋锐利, 态度真挚, 用心良苦。 此时读者若以己之心度厉王之心的话, 必定认为厉王会纳谏如流的。
但请看第三段。 这一段写的是召公进谏以后的情况。 作者出人意料地把笔锋一转:“王弗听, 于是国人莫敢出言。”此刻读者方才悟到, 统治者一意孤行, 是不会因善良的规劝而转变立场的, 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必然灭亡的下场。 那么最后结果怎样呢?作者一如开篇, 只用了淡淡七个字, 不无轻蔑之意地写道:“三年, 乃流王于彘。”便戛然而止。 原来, 不过三年, 人民就把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真是大快人心事, 体现了历史的必然。 这第三段, 总共只用了十八个字, 却写出了厉王覆灭前的顽固和人民的最后胜利, 用语极为精练, 非大手笔, 不能为之。 人们一定还想知道厉王失败的具体经过, 作者却闭口不说, 一则与此文关系不大, 无须赘述; 二则令读者掩卷而思, 回味无穷。 这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 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如同影片中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过后突然来一个定格, 造成一种奇特而强烈的突止效果。正所谓“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声,惟见江心秋月白。”而这一境界带给诸的震动与联想却是无穷的。
这篇文章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却通过一反一正反的三段,和“王喜”、“王怒”、“王弗听”的两次转折,形象地写出了厉王从止谤到覆灭的全过程,并着重阐发了宣之使民言的深刻道理。作者设喻说理,夹叙夹议,似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是一篇有力的劝戒之文。
此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句子极短,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不过九字,句句掷地有声,读来有一种紧迫之感,加强了文章的气氛,也增加了语言的说服力,笔意纵横,简洁明快,令人禁击节赞叹。总之,《召公谏厉王止谤》是一篇立意深邃,结构谨严,行文曲折,语言洗练的好文章。堪为散文写作的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