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红楼梦〉回批》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新译〈红楼梦〉回批》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哈斯宝著,自号耽墨子,施乐斋主人。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内蒙古卓索图盟人。哈斯宝把《红楼梦》摘成40回,并译成蒙文。从哈斯宝节译本的内容看,蒙译所依据的是嘉道年间流行的程伟元乾隆辛亥(1791)刻本(程甲本)的某一种翻刻本。哈斯宝把120回译成40回之后,每回后面都加了批语,这部回批大约是在1847年前后写成的。

《新译〈红楼梦〉回批》,1979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亦邻真参校各本翻译成汉译本。

哈斯宝的译文和评论是用清代规范的蒙古文即所谓“古典蒙古语”写成的。《新译〈红楼梦〉回批》包括《序》、《读法》、《回目》、《回批》、《总录》五部分,《读法》带有总纲的性质;《回批》就是作者把《红楼梦》节译成40回后,对每一回进行的评论;《总纲》则阐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哈斯宝的批语内容丰富,涉及到作品的内容、情节、人物、艺术手法,词语考释等诸方面。哈斯宝的评点,表现了自己的政治见解、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他借评点表明自己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的见解。通过对《红楼梦》的评点,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愤懑和否定,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新译〈红楼梦〉回批》显现了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新译〈红楼梦〉回批》的艺术成就还在于其对小说理论的贡献。对小说人物的塑造、人物与情节、人物与环境的关系。长篇小说结构布局安排及《红楼梦》精湛的艺术笔法,《新译〈红楼梦〉回批》都进行了恰当的概括和全面的总结,这些见解新颖完整,在旧“红学”研究中独树一帜,标志着我国蒙古族对“红学”研究的贡献及对文艺理论的贡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