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戏》简介|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无声戏》简介|鉴赏

拟话本小说集。清李渔著。清初刻本。原刻分前后二集。第一集十二回,回演一故事。书首有伪斋主人序,每回书题下署“觉世稗官编次、睡乡祭酒批评”。觉世稗官即李渔,睡乡祭酒即杜濬,伪斋主人待考。书前有插图十二幅,与书中十二回故事完全相合。正文每半页八行,每行二十字。书藏日本尊经阁文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出排印本。第二集书已佚,有些篇章散见于后出的《无声戏合集》、《无声戏合选》和《连城璧》中。尊经阁藏《无声戏》共收有十二篇拟话本小说,它们是:第一回《丑郎君怕娇偏得艳》、第二回《美男子避惑反生疑》、第三回《改八字苦尽甜来》、第四回《失千金祸因福至》、第五回《女陈平计生七出》、第六回《男孟母教合三迁》、第七回《人宿妓穷鬼诉嫖冤》、第八回《鬼输钱活人还赌债》、第九回《变女为儿菩萨巧》、第十回《移妻换妾鬼神奇》、第十一回《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第十二回《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这些小说都是作于明清易代之初,当时作者对新朝还有一定的戒惧心理,有意回避社会矛盾,投时人“喜读闲书,畏听庄论”(《闲情偶寄·凡例》)之所好,故《无声戏》中有不少作品是属于消闲解闷之作。如第一回写一个丑男连娶三个美妇,第二回写因老鼠盗物造成两家邻居男女通奸疑案,直至经官动府,第三回写算命,第四回写看相等等,都带有消遣性、娱乐性。但文学作为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们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并从中表现出作家对生活的态度和评价即作家的世界观。如第三回《改八字苦尽甜来》写福建汀州府理刑厅皂隶蒋成,因为本性老实,安分守己,结果“在衙门立了二十余年,看见多少人白手成家;自己只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像这样的老实人本应受到尊重,但蒋成受到的却是污辱和嘲笑,衙门内外都叫他“蒋晦气”,书吏门子早晨撞见他都要“叫几声大吉大利”,那嘲笑他的道: “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篙。衙门里钱这等好趁?要进衙门,先要吃一付洗心汤,把良心洗去;还要烧一份告天纸,把天理告辞,然后吃得这碗饭。”巧妙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官府衙门普遍存在的贪赃枉法现象。后来蒋成去算命,算命先生被他纠缠不过,为他戏改了八字,碰巧改过的八字与新任刑厅的八字相同,在新刑厅的怜悯和提携下,数年之内,蒋成由吏而官,竟也囊括数万金。一个本来安分守己的吏员尚且如此,而那些如狼似虎的恶吏、贪酷成性的赃官又将如何。小说留给读者非常广阔的想象余地。第二回《美男子避惑反生疑》写蒋、赵二家相邻,因老鼠把赵家媳妇何氏的一只汉玉坠衔到隔壁童生蒋瑜的书房里,由此弄出瓜田李下一场风波,直至告到府衙。那知府“他生平极重的,是纲常伦理之事;他性子极恼的,是伤风败俗之人。凡有奸情告在他手里,原告没有一个不赢,被告没有一个不输到底。”开厅之后,他一听原告的讼词,就叫蒋瑜上去道: “你为何引诱良家女子,肆恶奸淫,又骗了许多财物,要拐他逃走,是何道理?”强逼成招。接着又传讯何氏,见其美貌娇姿,就大怒道: “看你这个模样,……奸情一定是真了!”接着就是拶手动刑,就这样主观臆测靠一再捶楚拷打判定了蒋瑜、何氏的所谓奸情案。作者写到这里,也忍不住站出来说话了: “看官,你道夹棍是件甚么东西,可以受两次的?……从古来这两块无情之木,不知枉死了多少良民。做官的人少用他一次,积一次阴功;多用它一番,损一番阴德。不是甚么家常日用的家伙,离他不得的!”这可以说是对封建官府随意用刑、任情断狱的有力鞭挞。其他如第四回《失千金祸因福至》写平民百姓秦世良的忠厚老实、轻财好义的优良品质,第七回《人宿妓穷鬼诉嫖冤》暴露妓院昧心坑人的恶劣行径,第八回《鬼输钱活人还赌债》劝人戒赌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意义。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作者在《无声戏》中有时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封建落后思想, 自觉不自觉地维护封建秩序,宣扬封建道德。如第一回《丑郎君怕娇偏得艳》宣扬红颜自当薄命,美妻该配丑夫,青年女子不论嫁与什么人,都应当“心安意遂,宜室宜家”;第十回《移妻换妾鬼神奇》惩戒小妾醋大妇,宣扬妻妾和合;第十二回《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歌颂丫环为主人守节;第十一回《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表彰奴仆忠于家主。但即使在这类作品中,亦不无可取之处。如《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对于富家子孙争夺家财的丑剧作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无情嘲讽了那种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派行为。

论者一般认为,李渔小说的艺术价值远远高过它们的思想价值。李渔是戏曲名家,他一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并把这些艺术经验引进小说创作之中。他认为小说与戏剧是相通的,所以干脆把自己的第一个小说集命名为《无声戏》。他的戏曲一般具有关目新、情节奇特、结构单纯而巧妙、语言浅显通俗而富有情趣等特点,而这些艺术特点同样也大都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之中。

故事新鲜奇特是《无声戏》的一个显著特色。如第二回《美男子避祸反生疑》写赵家媳妇何氏的卧室与童生蒋瑜的书房只一墙之隔,赵家怕媳妇闻书声而动怜才之念,特把媳妇的卧室调到前面,不想蒋瑜为了避嫌,也把书房移到前面来,结果又与何氏隔壁相邻,这自然增加了赵家的疑心,可谓巧极奇极;谁知更巧更奇的事接踵而来:一日蒋瑜在书架上忽然发现一个汉玉扇坠,哪知这玉坠却是赵家送与媳妇的,此事被赵家知道后,便认定蒋瑜与媳妇有奸,于是兴讼到府,捶楚之下,几成冤案;谁想巧中生巧,一日知府夫人在知府书房壁缝中发现媳妇的一只绣鞋,夫人大吵大闹,媳妇含羞上吊, 知府百思不解,蓦地恍然大悟,教家人顺着壁缝拆将进去,结果拆出一个老鼠洞,并由此受到启发,平反了赵瑜、何氏的冤案。整篇故事曲折离奇,但又入情入理,的确别具匠心。再如第四回《失千金祸因福至》不但故事奇巧,而且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老实本分的秦世良靠借贷来的银子出外经商,结果三次出外三次丢失血本,第一次是被强盗劫去,第二次是路人盗去,第三次是被朋友冒认了去。每次都写得扑朔迷离,留下一个一个的疑团让读者去关心,去猜想,最后才有条不紊地交代出每次失银的真正原因和来龙去脉,以及如何物归原主,终使读者长舒一口气。小说写来一波三折,变化莫测,确有不少值得借鉴的艺术经验。

结构单纯,布局巧妙,人物配置得体,是《无声戏》的另一特色。如第四回《失千金祸因福至》写秦世良出外经商,线索单纯,一线到底;但三次出外,三次却很不一样,花样翻新,构思巧妙。特别是配置了秦世芳,与秦世良相辅相成,给小说增添了不少意趣。又如第十二回《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歌颂碧莲的守节,一方面是通过她开头不讲空话,后来毅然挑起抚孤的重担来正面展现,一方面是借罗氏、莫氏开头“在丈夫面前以贞洁自处,而以淫污料人”(杜濬评),到后来却迫不及待争先嫁人的口是心非的行为来反衬。由于对比强烈,故使碧莲的形象异常鲜明。如果没有罗、莫二氏,不但碧莲形象、而且整个作品都将黯然失色。此外,与马麟如一起出外行医的万子渊也配置得很巧妙,倘无此人,则无万死误作马死,更难生发罗、莫的争着嫁人和碧莲的守节抚孤等一系列曲折复杂和趣味横生的故事情节。

语言通俗生动,诙谐风趣,是《无声戏》的又一特色。如第八回《鬼输钱活人还赌债》中竺生、庆生二人眼中赌场、赌徒的一段描写:

(二人)跟着小山走进一座亭子,只见左右摆着两张方桌,桌上放了骰盆,三四人一队,在那边掷色。每人面前又放一堆竹签,长短不齐,大小不一。又有一个天平法马搬来运去,再不见住。竺生道: “难道在此行令不成?我家请客是一面吃酒,一面行令的,他家又另是一样规矩,吃完了酒,方才行令。”正在猜疑之际,忽地右边桌上二人相嚷起来,这个要竹签,那个不肯与,争争闹闹,喊个不休。这边不曾嚷得了,那边一桌又有二人相骂起来,你射我爷,我错你娘,气气汹汹,只要交手。竺生对庆生道:“看这样光景,毕竟要打得头破血流才住,我和你甚么要紧,在此耽惊受怕。”正想要走,谁知那两个人闹也闹得凶,和也和得快,不上一刻,两家依旧同盆掷色,相好如初。回看左桌二人,也是如此。竺生道: “不信他们的度量这等宽宏,相打相骂竟不要人和事,想当初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就是这等的涵养。”……

竺生二人是两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偶至赌头王小山花园,王小山知道竺生的父亲是苏州有名的富户,决计诱他下水。竺生虽出身富家,但从未见过聚赌和赌徒,看到这样的人物和场面感到很新鲜,不可理解,因而产生了一些奇怪然而又很切合他们身份的联想,而且联想得那么自然、熨贴,像伯夷、叔齐的故事,就像古人自然撞上来的一样。语言通俗浅显,明白如话,而且诙谐生动,机趣盎然,颇能体现李渔小说的语言风格。

此外,人们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主要是靠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展现性格,不擅心理刻画,但在李渔小说中,我们有时却能看到一些精彩的心理描绘。如第九回《变女为儿菩萨巧》写暴发户施达卿利心忒重,刻薄穷民,因年老无后,特向菩萨祈祷,菩萨教他散财舍施,方能得子,他求子心切,不得不照做了;但待通房怀孕之后,他又踌躇起来:

明日生出来的,无论是男是女,总是我的骨血。就作是个女儿,我生平只有半子,难道不留些奁产嫁他?万一是个儿子,少不得要承家守业。东西散尽了,教他把甚么做人家?菩萨也是通情达理的,既送个儿子与我,难道教他呷风不成?况且我的家私也散去十分之二,譬如官府用刑,说打一百,打到二三十下也有饶了的。菩萨以慈悲为本,决不求全责备,我如今也要收兵了。

把个悭吝财主的心理活动描摹得细致入微、维妙维肖。

李渔曾说: “渔自解觅梨枣以来,谬以作者自许。鸿文大篇吾非敢道,若歌词曲及稗官野史实有微长,不效美妇一颦,不拾名流一唾,当世耳目为我一新。”( 《与陈学山少宰书》)的确,李渔小说故事新,意境新,语言新,处处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李渔小说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比如他把戏剧创作的手法和技巧搬到小说创作中来,这虽然能使他的小说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小说毕竟不同于戏剧。故尔他的小说有时情节过于单纯,重故事而轻人物,尤其缺乏必要的细节描写。他主张故事新奇是对的,但有时过于逐奇弄巧,以至影响到作品的真实性,削弱作品的感染力。他的小说语言通俗、流畅、生动、诙谐是好的,但有时也不免失之于轻佻庸俗。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和限制了李渔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