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异传》简介|鉴赏
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两《唐志》及《宋志》皆不收载。《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等类书多有征引。今人疑其亡于宋。鲁迅辑其遗文二十七条,载《古小说钩沉》。该书产生的时代亦不能确知。据鲁迅辑本所录,有晋隆安中事,可以推知其成书约在东晋末或南朝。
《录异传》属于杂鬼神志怪,所记内容起自周秦,迄于东晋的鬼神、妖异、奇闻、怪事之类的传说,其中有的故事散见于其他志怪书,如《列异传》、《搜神记》、 《幽明录》等,这和唐前小说互相采录成书的现象有关,今已不可考知该书中的故事与其孰先孰后。
志怪小说大都借记鬼神怪异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在表面看来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的奇闻异举中,却包含着深邃的思想,令人向往的艺术境界。《录异传》中“吴王小女”的悲剧故事就属于这一类,但此篇又见《搜神记》,今人多以其著作权属干宝。其他如《魏安釐王》条记战国木雕的传说,为本书所独有,思想也较好:
魏安釐王曰: “寡人得如鹄之飞,视天下如莽也。”吴客有隐游者,闻之,作木雕而献之。王曰:“此有形无用者也。夫作无用之器,世之奸民也。”召游者加刑焉。游者曰: “臣闻大王之好飞也,故敢献雕;安知王之恶此也。可谓知有用之用,未寤无用之用矣。”乃取而骑之,遂翻然而飞去,莫知所之。
魏王与隐游者关于有用无用的论争,颇有哲理意味。魏王崇尚有形有用,而未对木雕作实地考察,以为它不能飞,属有形无用之器,要对制作木雕的隐游者治罪。隐游者指责魏王“未寤无用之用矣!”意思是说,魏王不明白,那些表面看来无用的东西,实际上是有用的。于是骑上木雕,翻然飞去。文中讽刺了魏王的浮浅,赞扬了隐游者的智慧和制作木雕的技艺。
《录异传》的故事大都情节较离奇,有完整的结构,注意刻画形象,语言畅达,富有情味,因此取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如《邹览》条:
谢邈之为吴兴郡,帐下给使邹览,乘樵船在部伍后。至平望亭,夜雨,前部伍顿住。览露船无所庇宿,顾见塘下有人家灯火,便往投之。至,有一茅屋,中有一男子,年可五十,夜织薄。别床有小儿,年十岁。览求寄宿,此人欣然相许。小儿啼泣歔欷,此人喻止之,不住啼,遂至晓。览问何意。曰: “是仆儿。其母当嫁,悲恋,故啼耳。”将晓,览去,顾视不见向屋,唯有两冢,草莽湛深。行逢一女子乘船,谓览曰: “此中非人所行,君何故从中出?”览具以所见告之。女子曰: “此是我儿。实欲改适,故来辞墓。”因哽咽至冢,号咷,不复嫁。
封建社会对于寡妇改嫁加以种种约束,实际上是妇女受压迫的表现。本文写其亡夫亡儿在阴间啼泣歔欷,悲恋在阳间的妻子母亲,用以感化这个妇女不再改嫁,主旨在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思想是不可取的。但文中刻画人鬼形象,表现人鬼情志,却生动感人。比起《甄异传》中司马义死后残害其妾碧玉形貌,阻止碧玉改嫁的故事,有更大的蛊惑性。
《录异传》中有的民间传说,涉想奇幻,故事优美,独具风味。如《江岩》条:
江岩常到吴采药,及富春县清泉山南,遥见一美女,紫衣,独踞石而歌,声有《碣石》之音。岩往未及数十步,女辄去,惟见所踞石耳。如此数日,岩乃击破石。从石中得一紫玉,长一尺。后不复见女。
紫玉化为美女,又唱《碣石》之歌,时隐时现,令人倾倒。此条又见《列异传》,但其叙事之婉曲,形象之刻画,却远不如此篇。后世文学作品中常有美女颜如玉描写,是否受此篇故事的启示也未可知。
总之, 《录异传》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艺术风格都各有可取之处,较之其他志怪书,并不逊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