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星
【出典】 《左传·昭公十年》:“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告邑姜也。……戊子,逢公以登,星斯于是乎出。”晋·杜预注:“妖星在婺女,齐得岁,故知祸归邑姜。”又,“逢公将死,妖星出婺女,时非岁星所在,故齐自当祸,而以戊子日卒。”《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袄星,不出三年,其下有军,及失地,若国君丧。”《晋书》卷十二《天文志中》:“妖星,一曰彗星,所谓扫星。……见则兵起,大水。”“二曰孛星,彗之属也。……内不有大乱,则外有大兵,天下合谋,暗蔽不明,有所伤害。”“三曰天棓,一名觉星。……或出东北方西方,主奋争。”“四曰天枪,其出不过三月,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
【释义】 古代称彗星为妖星(或袄星),认为它是人间灾祸的预兆,特别是战乱的预兆。诗文中用为典实。
【例句】 ①宸极妖星动,园陵杀气平。(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2406)这里以妖星喻指安庆绪,谓叛军骚扰陵园。②仙仗离丹极,妖星照玉除。(杜甫《收京三首》其—2409)这里以妖星喻指安禄山,谓叛军攻占皇宫。③反气凌行在,妖星下直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2515)这里以妖星喻指安禄山,谓长安失陷,叛军入宫。④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鲍溶《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5507)这里以“妖星”比喻拥兵割据的藩镇。诗谓割据蔡州的吴元济被擒。⑤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贾岛《逢旧识》6652)这里以妖星为喻,谓仍有战乱存在。⑥鼙鼓裂二景,妖星动中国。(曹邺《秦后作》6876)这里以“妖星”暗示战乱的灾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