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新德国电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电影·新德国电影

60年代初出现在西德的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发源于1962年的奥伯豪森第八届西德短片电影节。在这个电影节上,26位青年电影导演、编剧和演员针对当时的西德电影状况联名发表了 《奥伯豪森宣言》。西德的电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上发展起来的,到5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腾飞,电影文化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影片产量和票房收入都曾达到创纪录水平,但几乎全是娱乐片或从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内容回避历史、逃避现实,艺术贫乏单调。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德电影便陷入了严重危机,甚至到了连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都评不出、国际电影节也没有资格参加的地步。因而,《宣言》明确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要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并“从陈规陋习、商业伙件和某些利益集团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以创立新的德国电影,他们表示“准备同舟共济,一起承担经济风险”,断言“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电影语言”。在宣言上签名的这批青年人都只拍摄过短片,绝大多数在国外不为人知,其中只有亚历山大·克鲁格以见习导演的身份参加过著名导演弗里茨·朗格《印度墓碑》一片的拍摄工作。他是这个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这个电影运动起初叫“德国青年电影”,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的斗争以及相应的国家电影资助,由弱到强,终于动摇了传统电影的根基,成了西德电影的主流,改称为“新德国电影”,新德国电影之“新”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从时间上看,它是60年代才产生的;内容上有别于因循守旧的传统电影,敢于探讨德国黑暗的过去和揭露当今现实的矛盾和不公正现象; 其成员当时几乎全是30岁以下的青年电影导演; 在艺术风格上完全摈弃了数十年以来的陈规旧套而代之以新的独特的表现手法。

新德国电影运动开始后的头三年,由于缺乏资金,只拍出一部影片而且成绩平平。1965年,克鲁格在联邦参议院的院外游说中获得成功,争取到政府的资助,并在联邦内政部电影质量促进会的支持下,成立了“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设立了“青年电影基金”,资助青年导演拍片。1965到1967年,在该委员会资助下拍出的影片达20部,其中克鲁格的 《向昨天告别》(1966)、彼得·沙莫尼的《狐狸禁猎期》 (1966) 和福尔克尔·施隆多夫的《少年托莱斯的迷乱》 (1966) 等影片在一些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使运动的声名大震,形成了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初期的新德国电影在国内不受欢迎,很快陷入经济危机,运动变得无所作为。

1975年,运动出现第二次高潮,其经济原因是: 政府对电影资助法作了修改,变得有利于青年导演; 电视机构开始资助青年导演拍片; 1971年以后成立了自助性的电影制作和发行机构,如“作家电影出版社”和“新德国故事片制片人工作协会”; 美国大发行公司愿意进行合作。但更重要的是这个运动出现了人才,如赖纳·法斯宾德、维尔纳·赫尔措格和维姆·文德斯这些艺术上富有特色的导演。他们的影片,如法斯宾德的 《恐惧吞噬灵魂》 (1973)、《艾菲·布里斯特》 (1974),赫尔措格的《阿吉尔,上帝的愤怒》 (1972)、《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1974),施隆多夫的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 布鲁姆》(1975),文德斯的《阿丽丝在城市》 (1973)、《错误的举动》(1974),都在国际上获得了声誉,使运动资助人产生了信心。然而,这些青年导演的影片在国内仍不受欢迎,使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迅即归于沉寂状态。

1979年,运动再次复兴,这次是得力于法斯宾德的《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1978) 和施隆多夫的《铁皮鼓》 (1979)等影片在国内外获得的巨大成功,这使新德国电影终于摆脱了国际上得奖、国内不卖座的局面。自1979年以来,运动的声势更加壮大。如今,当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等电影运动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的时候,唯有新德国电影仍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仍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实际上,新德国电影已经成为西德电影的主流,它在人们心目中也已成为一个流派的标志,被用以指称所有新崛起的、具有各自的艺术特色的青年导演的电影作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