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印度之歌》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电影·《印度之歌》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玛格丽特·杜拉的电影代表作。摄制于1975年,彩色,60分钟。由杜拉自己编剧。

这是一部标新立异的作品,艺术结构十分奇特。全片由70几画面和500多句画外音构成。画面上的人物并不开口说话,而画外音的结构则异常复杂。它包括两个女声和两个男声的画外叙述,银幕人物的画外对白,一个女乞丐的声音,以及环境中的人语和自然音响,如风、雨声、涛声、鸟鸣犬吠及音乐等。影片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故事”。在表层上它叙述的是法国驻印度大使的夫人安娜一玛丽·斯特莱特的爱情经历。她婚后爱上了一个英国人,后来又被法国驻印度拉合尔的副领事看中,他在大使馆的招待会上公开了自己的爱情,被赶了出去。回到拉合尔后,他便堕入疯狂之中,随意向麻疯病人、狗、以及他自己开枪,结果被撤了职。后来,安娜偕友人到一个岛上去旅游,他也追踪而至,使安娜在纷乱的爱情纠葛中难以自拔,最后投海自尽。而在影片背后,还有一个疯女人 (女乞丐) 的故事。她从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尾随安娜而来,经常骚挠使馆的花园。她的几个孩子卖的卖,死的死。她自己最后也饿死在了岛上。

玛格丽特·杜拉显然是把现代派文学引入了电影,同时,又用视听的艺术手段把她的“新小说”电影化了。影片不但由多重的画外音构成主要的叙述线索,其叙述也极不连贯,在时空上随意跳跃,两个女人的故事也不断互相穿插。加之画外叙述又往往使用人称代词来指称人物,使观众对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也感到迷惑不解。如安娜是谁?她是否是影片的主人公?她与片中的其它男人、与印度、以及与其命运平行展开的女乞丐其人、其事有什么关系等等。而在声画关系上,杜拉则把爱森斯坦在45年前提出的声画分离理论推到了极端,声音与画面在片中采取了非同步的结合方式,并使声音 (主要是画外叙述和画外对白) 成为故事的主要叙述者,画面则往往只是对声音的一种配合,起着创造某种意境的作用。影评家认为,更重要的是,杜拉通过双重的叙述和复杂的声画关系,使安娜与女乞丐的形象彼此叠合,构成了某种涵义的表达。女乞丐的形象在影片中并未出现,我们只能听到她在镜头外的喊叫。但这些声音却往往与安娜的形象相重合。通过这种声画的组合,女乞丐凄厉的叫喊不但代表着印度以及其它一些殖民地人民的呼喊,也为处在一个令人压抑的环境之中、却又为礼仪所束缚的安娜提供了发泄的渠道,使声音又仿佛是从安娜的身体内部发泄而出,变成了“她们”的喊叫。这隐喻着欧洲的殖民主义统治不但压迫着殖民地的异族人民,也窒息着那些无辜的欧洲人的生命。

影片所展示的环境极为有限,并没有直接表现在殖民主义者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社会生活。但杜拉通过人物缓慢的动作和环境的展示,却创造了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氛围。安娜的住处到处是葬礼上的用品 (如葬礼所用的鲜花等),画外音的叙述和对白则常常含混不清,仿佛是来自墓穴里的声音,从而更突出了影片所试图表达的双重压迫的意念。影评家们还指出,安娜对那些欧洲的男性统治者在性爱上的支配地位使影片具有政治电影和女性电影的双重视角,它表明安娜及印度本身对于那些欧洲的男性统治者才是真正有影响的,甚至是占支配地位的力量。尽管杜拉在这里所暗示的女性及一个国家对于压迫性的力量具有超越的潜能的思想多少有些天真,但人们指出,她在叙事艺术所进行的实验却使这种政治性影片摆脱了一般的政治式的表现方法,而获得了杰出的艺术魅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