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作名·燕歌行
①乐府篇名。见《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平调曲》。燕,古地名,今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乐府广题》曰:“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乐府正义》曰:“燕自汉末魏初,辽东西为慕容所居,地远势偏,征戍不绝,故为此者,往往作离别之辞。”内容写征戍离别之情。古辞今不传,后代多有诗人以此题所作之诗,其中以魏曹丕、唐高適的最为著名。②魏诗篇名。乐府旧题。曹丕作,见《文选》卷二七,亦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平调曲》。共二首,其中第一首尤为出色。此诗写女子秋夜怀念远游在外的丈夫。先感物起兴,渲染萧瑟索寞的环境气氛;继而由景入情,直接抒写妇人对丈夫的刻骨思念;末补写夜景,以赋寓比,借传说中之牛、女事,表达女子独守空闺的哀伤。全诗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语言委婉清丽,音韵和谐流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王夫之评曰:“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古诗评选》)该诗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发展颇有贡献。③唐诗篇名。七古。高適作,见《高常侍集》卷五。乐府旧题,亦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平调曲》。该诗在抒写征夫思妇离别之情的旧题中,融进较深的社会内容。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诗前小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即张守珪。史称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珪的部将在与奚、契丹作战中先胜后败,“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敌之功,事颇泄。”(《旧唐书·张守珪传》)此诗当与此有关,但又概括描写一般边塞征战之状况,具有更高的典型意义。全诗分三段。首段叙出征和沙场战前情景,次段写战斗的激烈和艰苦,末段抒发感慨,点明诗旨。士兵的爱国热情,边将的腐朽无能以及军中苦乐不均之情状都得到生动表现。此诗为高適的“第一大篇”(赵熙语,引自《高適诗集编年笺注》),善于通过刻画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渲染战场悲壮气氛,烘托士卒凄怆心情,浴血沙场的士兵和醉生梦死的将帅之对比描写贯串全篇,在歌行体中运用许多排偶句子,“七古言中时带整句”(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五),音调铿锵,且具整齐错落之美。诗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属对工整,对照鲜明,吴汝纶评曰:“二句最为沉至”(引自《唐宋诗举要》卷二),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